(
课件网) 老子 孔子 颜回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拓片) 在画像中,老子拄杖躬身,孔子捧上一只大雁以致敬意,颜回在一旁侍立,中间的小童是项橐(tuó),他曾三难仲尼,七岁为孔子师。 老子 阅读教材,完成老子个人资料卡。 李耳,字聃 春秋后期 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又称《道德经》 【姓名】 【时期】 【籍贯】 【地位】 【著作】 阅读材料,思考并归纳老子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材料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材料三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核心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政治主张) 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帛书 知识链接 《道德经》以“道德”为纲,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多以政治为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阅读教材,完成孔子个人资料卡。 【姓名】 【时期】 【籍贯】 【地位】 【著作】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 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 阅读材料,说说孔子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 仁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 解读:一日,孔子退朝,得知马厩起火,只问了一句“是否有人受伤?”,没有问马的损失情况。 阅读材料,说说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什么?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注释:“克己”指严于律己,克制不当行为;“复礼”指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照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阅读材料,说说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什么? 为政以德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认为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能稳定。 思考:孔子的政治主张是否会实现?为什么?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恢复周礼,实质上是维护奴隶制,不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 不符合争霸战争的目的 子渊 出身贫贱 子牛 出身贵族 子贡 出身富商 子路 出身农民 阅读教材,说说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 商周时期,只有贵族和王室才能接受教育。春秋后期,孔子开始创办私学,会带来什么影响?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阅读材料,说说孔子关于教育的观点。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解读: 子路问:“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能听到就立刻去做呢?应该先问问他们。”(子路脾气火爆) 冉有问:“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可以立刻去做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