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培优) 一、单选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n,…若点A1的坐标为(2,4),点A2021的坐标为( ) A.(3,﹣1) B.(﹣2,﹣2) C.(﹣3,3) D.(2,4 ) 2.在平面上,过一定点O作两条斜交的轴x和y,它们的交角是 ( ),以定点O为原点,在每条轴上取相同的单位长度,这样就在平面上建立了一个斜角坐标系,其中 叫做坐标角,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作x轴和y轴的平行线,与两轴分别交于A和B,它们在两轴的坐标分别是x和y,于是点P的坐标就是(x,y),如图, ,且y轴平分 ,OM=2,则点M的坐标是( ) A.(2,-2) B.(-1,2) C.(-2,2) D.(-2,1)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是坐标轴,邻边长分别为4,6.若点A在第一象限,则点C的坐标是( ) A. B. C. D. 4.如图,动点M从(0,3)出发,沿y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下移动,同时动点 从 出发,沿 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当点M移动到O点时,点M、N同时停止移动.点 在第一象限内,在M、N移动过程中,始终有 ,且 .则在整个移动过程中,点P移动的路径长为( )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OB的一条直角边OB在x轴上,点A的坐标为(-6,4);Rt△COD中,∠COD=90°,OD=4,∠D=30°,连接BC,点M是BC中点,连接AM.将Rt△COD以点O为旋转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M的最小值是( ) A.3 B.6-4 C.2-2 D.2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1B1C1,依此方式,绕点O连续旋转2018次得到正方形OA2018B2018C2018,如果点A的坐标为(1,0),那么点B2018的坐标为( ) A.(1,1) B.(0, ) C.( ) D.(﹣1,1) 二、填空题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在第一象限,点B,C的坐标为(2,1),(6,1),∠BAC=90°,AB=AC,直线AB交x轴于点P.若△ABC与△A'B'C'关于点P成中心对称,则点A'的坐标为 . 8.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若干次,点A依次落在点A1,A2,A3,A4,…,A2019的位置上,则点A2019的坐标为 .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干个边长为 个单位长度的等边三角形,按如图中的规律摆放.点 从原点 出发,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等边三角形的边“ …”的路线运动,设第 秒运动到 点为正整数),则点 的坐标是 . 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依次运动,第1次运动到点,第2次运动到点,第3次运动到点,第4次运动到点,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动点第2023次运动到点的坐标为 .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的坐标 ,将线段 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 的2倍,得到线段 ;又将线段 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长度伸长为 的2倍,得到线段 ;如此下去,得到线段 、 ,……, (n为正整数),则点 的坐标是 . 12.已知点A(2,m),点P在y轴上,且△POA为等腰三角形,若符合条件的点P恰好有2个,则m= . 三、解答题 13.已知,点分别在轴、轴上,是边上的一点,交轴正半轴于点.已知满足. (1)求的坐标; (2)如图1,求的值; (3)如图2,延长交轴于点,求的值; (4)如图3,点为上任意一点(不与重合),过作,点为垂足,连,求的度数.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分别在y轴的正、负半轴上,. (1)直接写出的形状; (2)D为内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