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3799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课件(共22张PPT)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944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2024,教版,数学,初中,PPT
  • cover
(课件网)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1.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或定理, 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2.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发展推理能力. 学习目标 对某件事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句子叫作命题. 命题的结构:命题由题设、结论组成. 命题有真有假. 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错误的命题是假命题. 旧识回顾 知识探究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 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互为 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作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作它 的逆命题. (1)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它们互为逆命题,“互逆”是指两个 命题之间的关系; (2)原命题成立,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反之亦然. 知识探究 例题精讲 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 (1)同角的补角相等; 解: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 例题精讲 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 (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解:条件是“两个三角形有一边和这条边上的高分别相等”, 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逆命题是“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有一边 和这条边上的高分别相等”. 知识探究 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方法: 写原命题的逆命题时,现将原命题写成“如果 ,那么 ”的 形式,再互换条件与结论,进而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 知识探究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就称之为 原定理的逆命题,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 (1)任何命题都有逆命题,但不一定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只有当原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真命题时,才能称这个逆命题 为原定理的逆定理. (2)互逆命题不一定都是真命题,但互逆定理一定都是真命题. 知识探究 例2.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 是_____, 它们_____(填“是”或“不是”)互逆定理. 例题精讲 三组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析: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三组角分别对应 相等”,因此它的逆命题是“三组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显然它是假命题,故它们不是互逆命题. 不是 (1)任意作一条线段,并画出它的中垂线. (2)线段的中垂线(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A B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O D C P (3)请说出它的逆命题,并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 按要求作答: 知识探究 A P B 已知:如图,AB是一条线段,P是一点,且PA=PB. 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O C 解:这个定理的逆命题是: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知识探究 A P B O C 证明:①当点P不在线段AB上时, 作PC⊥AB于点O. ∵PA=PB,PO⊥AB, ∴OA=OB(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 ∴PC是AB的垂直平分线.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②当点P在线段AB上,结论显然成立. A B P P P P P P 知识探究 内容 几何语言 图示 线段两端距离 相等的点在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上. 知识探究 解:逆命题是“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个逆命题是假命题.举反例如下: 如图,在△ABC和△ABE中,CD,EF分别是 △ABC和△ABE的AB边上的高线,且CD=EF, 则△ABC和△ABE的面积相等, 但显然他们不全等. 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例3.说出命题“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判断这个 命题的真假,并给出证明. 例题精讲 C A B D E F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假命题没有逆命题;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