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8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学习目标 1.明确直角三角形特有的判定方法,并能用规范的几何语言书写证明过程. 2.通过画图、剪拼等实践活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体会数学猜 想与验证的过程. 3.体会直角三角形全等在实际问题(如测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增强 学习兴趣. 复习引入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思考:直角三角形作为特殊三角形,是否可以用更简化的条件判定全等? 观察三角尺: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如两把相同三角尺),它们是否一定全等? ASA,SAS,AAS,SSS. 新知引入 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下面的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 “斜边、直角边”或“HL”).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试着验证该定理. 画图验证“HL”定理. 10cm 5cm 5cm 10cm 探究新知 步骤1:每人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使∠C=90 ,AC=5cm,AB=10cm. 步骤2:同桌交换图纸,尝试画出另一个△DEF,满足∠F=90 ,DF=5cm,DE=10cm. 步骤3:剪下三角形重叠比较,观察是否完全重合. 探究新知 已知:如图所示,在△ACB和△A'C'B'中,∠C=∠C'=90 ,AB=A'B',AC=A'C'. 求证:Rt△ABC≌Rt△A'B'C'. 分析:因为 AC=A'C',所以可考虑以AC为一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和 Rt△A'B'C'全等,然后只要证明所作的直角三角形和Rt△ABC全等. 探究新知 已知:如图所示,在△ACB和△A'C'B'中,∠C=∠C'=90 ,AB=A'B',AC=A'C'. 求证:Rt△ABC≌Rt△A'B'C'. D 由AC=A'C',∠ACD=90 =∠C',得△ADC≌△A'B'C' (SAS), ∴AD=A'B',∵A'B'=AB,∴AD=AB. 又∵AC⊥BD,AC是等腰三角形ABD的高线, ∴BC=CD.而AC=AC (公共边), 可得△ADC≌△ABC (SSS) ,所以△ABC≌△A'B'C'. 证明:如图,延长BC至D,使CD=B'C',连结AD. 例题精讲 分析:如图所示,要证明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可以转化为证明射线OP平分∠AOB. 例1.已知:如图所示,P是∠AOB内一点,PD⊥OA,PE⊥OB,D,E分别是垂足,且PD=PE.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例题精讲 例1.已知:如图所示,P是∠AOB内一点,PD⊥OA,PE⊥OB,D,E分别是垂足,且PD=PE.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由PD⊥OA,PE⊥OB,可得∠PDO=∠PEO=90 . ∵OP=OP,PD=PE, ∴Rt△PDO≌Rt△PEO (HL). ∴∠DCP=∠ECP, 即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角平分线的定义). 证明:如图,作射线OP. 由此,我们可得到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归纳总结 1.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下面的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 “斜边、直角边”或“HL”). 2.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巩固练习 1.如图,能用来判定和全等的条件是( ) A.AC=A'C' ,AB=A'B' B.∠A=∠A' , AB=A'B' C.AC=A'C' , BC=B'C' D.∠B=∠B' , BC=B'C' A 巩固练习 2.如图,在△ABC中,∠C=90 ,DE⊥AB于点E,且AE=AC,若BC=7,则DE+BD的值为( ) A.14 B.12 C.9 D.7 D 巩固练习 3.如图,一架梯子斜靠在竖直的墙体上,梯子底部B到墙角C的距离为1m.若梯子底部B沿水平方向向右滑动至点D,梯子顶部A落在竖直墙体的点E处,此时梯子与水平地面的夹角∠EDC=32 ,点到墙角的距离为1m,则∠AOE的度数_____. 26° 巩固练习 4.如图,AC⊥BC,BD⊥BC,要根据“HL”证明Rt△ABC≌Rt△DCB, 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 AB=DC 本课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