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4897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共18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79499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6课,戊戌变法,课件,18张,PPT+,视频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第一次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太平天国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 自主学习 1、戊戌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2、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和时间? 3、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4、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措施? 5、戊戌变法失败的时间和原因? 6、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二单元第六课 第六课 戊戌变法 壹·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维新派也被称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是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为代表,主张通过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派别。 “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奇变。加以圣教式微,种族沦亡,奇惨大痛,真有不能言者也。” ———康有为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的签订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壹·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游历,对西方式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此后,他广泛阅读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1891年正式在广州收徒讲学,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颖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慕名拜访康有为。他自认为对经文诗词颇有所知,康有为却指出那些都是无用之学,并向他讲解变法救国的道理。梁启超听完大为震据,于是拜康有为做老师,后来成为维新运动的骨干。 壹·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甲午中日战争后,人们普遍对洋务派所标榜的“求富”“自强”的口号发生怀疑,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要救国,只有维新。维新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迅速形成颇有声势的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 ———李捷、王顺生主编:《中国近代史纲要》 思想原因:维新思想兴起传播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因而也就产生了资产阶级。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 经济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结合所学及材料,总结戊戌变法的原因? 壹·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封面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梳理公车上书的时间、过程、结果、影响 公车: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康有为与梁启超 拒和: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迁都定天下之本; 变法:变法成天下之治。 公车上书运动的领袖是谁?他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贰·维新运动的开展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采取哪些措施宣传变法?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主要报纸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 北方最有影响报纸 维新派最重要报刊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贰·维新运动的开展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 ———严复《国闻报》 梁启超、严复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图强。 严复翻译《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他大声疾呼,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弱者先绝”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