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 4.2平行线 3.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会运用两条直线是平行关系判断角相等或互补.(重点) 2.能够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哪些判定平行线的方法呢 若将条件与结论反过来,是否成立呢? 二、新知探究 (一)平行线的性质 [提出问题]如图 ,我们已经学会借助第三条直线与两条已知直线构成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判断这两条已知直线是否平行.如果已知直线a与直线b平行,那么这些角之间又具有什么性质呢 为此,我们再次借助第三条直线l,用它去截平行直线a与b,探索截得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别有什么关系. 试一试:翻开你的数学练习横格本,每一页上都有许多互相平行的横线条,随意画一条斜线与这些横线条相交,找出其中任意一对同位角.观察或用量角器度量这对同位角,你有什么发现? ∠1=∠2. [提出问题]如图所示如果直线a与直线b平行,那么直线l与直线a、b分别交于点O与点P,其中的同位角∠1与∠2必定相等吗? 如图,如果我们以点O为顶点,画另一个角∠1′,使∠1′=∠2,这样就画出了过点O的另一条直线a′.由于∠1′=∠2,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本事实,可以得到a′ ∥ b. 经过点O有两条直线a、a′与b平行 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所以 ∠1与∠2一定相等. [归纳总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写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a∥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提出问题]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有什么关系? 解:∠2=∠3.理由:如图,∵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 [归纳总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写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图,∵a∥b(已知),∴∠3=∠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提出问题]如图,已知a∥b,∠2和∠4为一组同旁内角,请猜想它们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2+∠4=180°.理由:∵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4=180°(平角的定义), ∴∠2+∠4=180°(等量代换). [归纳总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写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如图,∵a∥b(已知),∴∠2+∠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归纳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典型例题]例1 如图,已知直线 a∥b,∠1=50°,求∠2的度数. 解:∵a∥ 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50°(已知),∴∠2=50°(等量代换). [典型例题]例2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 CD,∠B = 60°,求∠C 的度数. 能否求得 ∠A 的度数? 解:∵ AB// CD (已知), ∴ ∠B+∠C =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B = 60°(已知), ∴ ∠C = 180°-∠B = 120°(等式的性质).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无法求出 ∠A 的度数. [典型例题]例3 将如图所示的方格图中的图形向右平行移动 4 格,再向上平行移动 3 格,画出平行移动后的图形. 解:如图2所示的图形,即为原图形,以及原图形向右平行移动4格,再向上平行移动3格后的图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原图形中的每一个顶点及每一条边都向右平行移动了4格,再向上平行移动了3格. [归纳总结]平移作图的步骤: (1)找出图形中的关键点; (2)作出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 (3)连接对应点即得变换后的图形.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训练 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50°,则∠2的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