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080

3.1 获取网络资源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日期:2025-11-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4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获取,网络资源,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
  • cover
第1课 获取网络资源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互联网搜索———妙取素材”单元的起始课,学生需要明确“我眼中的非遗”单元项目主题与核心内容,本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及获取的多元化途径,培养其信息意识;通过官方渠道和网络工具查找并下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同时,在资源下载与分享环节强调版权规范和合法途径,帮助学生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甄别虚假信息的正确价值观,为其在数字化环境中理性参与和创新实践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本课面向初步学习系统性网络资源获取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基本的上网能力,能使用浏览器访问常用网站,但对网络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缺乏系统了解。多数学生曾使用搜索引擎,但仅限于输入简单关键词,常面临信息冗余、检索效率低的问题。 该年龄段学生偏好直观、互动性强的内容,对抽象概念兴趣较弱,教学需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他们在信息甄别方面能力较弱,往往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容易轻信检索结果。此外,由于数字环境差异,部分学生对专业数据库和权威网站较为陌生,更依赖社交媒体等渠道。 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搜索场景出发,通过对比不同信息获取方式的效果,引导其形成“按需选工具”的思维,并重点培养对权威信源的识别能力和版权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常见的获取网络资源的途径,知道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通过官方渠道和网络工具有效地查找信息。 (2)通过动手实践,收集非遗素材,并将相关文字、图片等资源下载,具备使用数字资源的版权意识。 (3)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知道数据备份的必要性,理解不同备份方式的优缺点,能利用文件夹对下载的资源进行有效分类和整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在实践操作中搜集和整理非遗相关的各类素材。 (2)教学难点 在网络信息中辨别可靠资源,具备版权意识和合法使用网络资源的习惯。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支撑的资源 环节一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1 1. 播放中国剪纸等非遗项目短片或展示图片。 2. 提出问题:“这些精彩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网络途径获取?” 3. 引出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的活动背景,发布本课任务:以“我眼中的非遗”为主题,查找并下载资源,为制作宣传作品做准备 学生活动1 1. 观看短片,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2. 头脑风暴:列举已知的资源获取方式(如百度、抖音、B站等)。 3. 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非遗宣传视频或图片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真实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使学习更有目的性。 环节二 新知探究 教师活动2 1. 引导比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直接访问网页”和“使用搜索引擎”两种方式的特点(速度、权威性等),并指导补充对比表格。 2. 引导关注权威来源:指导学生访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探索非遗地图,了解本省的非遗项目。强调官方平台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学生活动2 1. 小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讨论两种获取方式的优缺点,完成表格填充。 2. 实践操作:登录指定官网,浏览并查找感兴趣的非遗项目(如皮影戏、京剧等),了解其基本信息。 在线协作表格(腾讯文档等)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从经验出发,通过对比认识不同信息获取方式的适用场景,并学会优先选择权威信源,培养信息甄别能力。 教师活动3 1. 讲解示范:教师广播演示如何在中国非遗网下载文本,在VCG等图库下载图片(重点提示注意观察版权声明)。 2. 讲解规范:讲解并强调文件命名规范的重要性,示范命名规则:“非遗名称_类型_日期”(如:剪纸_图片_20250901.jpg)。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