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课时 加权平均数 第六章 1 平均数与方差 1.体会算数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重点) 2.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课堂引入 若一组数据2,-1,0,2,-1,a的众数为a,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一、加权平均数 问题 某馄饨店每碗有10个馄饨.其中蛋黄鲜肉馄饨15元/碗,虾仁鲜肉馄饨15元/碗,荠菜鲜肉馄饨12元/碗,玉米鲜肉馄饨10元/碗,香芹鲜肉馄饨10元/碗.现在计划推出一份“全家福”馄饨,其中含蛋黄鲜肉馄饨、虾仁鲜肉馄饨各1个,荠菜鲜肉馄饨2个,玉米鲜肉馄饨、香芹鲜肉馄饨各3个.你认为这种“全家福”馄饨每碗定价多少元较为合理?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1)小亮认为“全家福”馄饨每碗定价应为 15×+15×+12×+10×+10×=11.4(元). 你认为他的算法合理吗?为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 提示 定价合理,每种馄饨的每个馄饨价格算出来后乘馄饨数量即可求出平均价. (2)如果“全家福”馄饨含蛋黄鲜肉馄饨3个,虾仁鲜肉馄饨3个,荠菜鲜肉馄饨2个,玉米鲜肉馄饨1个,香芹鲜肉馄饨1个,那么该如何定价呢?若每种馄饨各2个,又该如何定价呢? 提示 15××3+15××3+12××2+10×+10×=13.4(元). 15××2+15××2+12××2+10××2+10××2=12.4(元). (3)你认为这种“全家福”馄饨的定价与什么有关? 提示 全家福馄饨定价与每种馄饨的价格和数量有关. 知识梳理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我们把称为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注意点:(1)公式中分子为数据与该数据的权的积之和,分母为权之和(总数). (2)加权平均数也是算术平均数,对于计算有重复数据的平均数时非常简便. (3)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4)当实际问题中,各项的权(重要程度)不相等时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的权相等时,采用算术平均数. (课本P149例1)某校进行广播操比赛,评分包括以下几项(每项满分10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其中三个班的成绩分别如表. 例1 班级 评分项 服装统一 进退场有序 动作规范 动作整齐 一班 9 8 9 8 二班 10 9 7 8 三班 8 9 8 9 如果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解 一班的成绩为9×10%+8×20%+9×30%+8×40%=8.4(分); 二班的成绩为10×10%+9×20%+7×30%+8×40%=8.1(分); 三班的成绩为8×10%+9×20%+8×30%+9×40%=8.6(分). 所以,三班成绩最高. 为了解学生在假期中的阅读量,语文老师统计了全班学生在假期里的看书数量,统计结果如表,那么假期里该班学生看书数量的平均数与众数分别为 A.4,5 B.5,4 C.4,4 D.5,5 跟踪训练1 √ 看书数量/(本) 2 3 4 5 6 人数/(人) 6 6 10 8 5 解析 由题意可知,假期里该班学生看书数量的平均数==4(本), 因为看书数量为4本的有10人,人数最多, 所以众数为4本. 二、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表. 例2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83 78 75 乙 73 80 85 82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解 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则甲的平均成绩为 =81(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 =79.3(分).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的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2)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