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5427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1.2 概率 教案

日期:2025-09-3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24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数学,人教,九年级,上册,25.1.2
  • cover
初中数学人教版(2012)九年级上册 25.1.2 概率 课标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本部分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题。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用数值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重点理解古典概型中概率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要求学生能够识别等可能事件,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概率与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对应关系,建立概率与分数之间的数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概率知识奠定基础。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概率概念的建构过程。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围绕概率的基本概念展开,通过具体实例引入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用数值刻画这种可能性,进而给出概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教材通过抽纸团和掷骰子两个试验,归纳出古典概型的特点及概率计算方法,并说明概率的取值范围及其意义。教学过程可通过设计类似试验让学生亲历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理解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式。本节内容与小学阶段学习的简单可能性有联系,是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不仅帮助学生建立概率意识,提升数据分析观念,还为后续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事件的独立性等内容做好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学习了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对随机事件有初步认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观念,为学习概率奠定了基础。本阶段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够通过实例归纳一般规律,但对概率的抽象定义和公式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本节课通过具体试验归纳概率定义,用事件包含结果数与总结果数的比刻画可能性大小,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同时发展学生的随机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为后续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刻画方法,通过具体实例提升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增强对随机现象的认识与判断能力。 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理解其适用条件,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发展抽象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及其现实意义,认识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特征,通过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培养数感和统计观念,提升数学交流与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概率的定义,掌握公式并会运用其计算概率。 难点:准确判断试验是否符合等可能性条件,理解概率取值范围的意义。 课前任务 1.知识回顾: 上节课学习了随机事件,回忆什么是随机事件?比如“明天会下雨”属于哪种事件?通过思考加深对随机事件概念的理解。 2.预习教材: 阅读教材概率相关内容,了解概率的定义,明确具有哪些特点的试验可按特定方法求概率。记录公式及等重点,标记不理解处。 3.问题思考: 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这个事件的概率是多少?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事件可求概率,与同学交流。 课堂导入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老师手里有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着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10个球,其中7个红球,3个白球。现在老师随机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大家猜猜会是什么颜色?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这就是随机事件。那摸到红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能不能用一个数值来准确刻画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概率,来探索如何衡量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 探究新知 (一)知识精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随机事件,比如抽签、掷骰子等。这些事件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我们仍然可以用数值来刻画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观察下面的例子:从写有数字1、2、3、4、5的五个纸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