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2757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课时学案(6份打包,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1840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学案,答案,打包,6份,课时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理解菱形的概念,掌握菱形的性质.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 形成推理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识 观察生活中有关菱形的事物. 引入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制作平行四边形木框(可活动的),试着平移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使它与相邻的一条边相等,可以得到一个菱形,说明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因此,菱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如图,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再打开. 思考: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2.有几条对称轴? 3.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4.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归纳结论】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另外,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15,∠ADC=120°,则B,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 ) A.15 B. C.7.5 D.15 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DE∥AC且交BC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DE=BE.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易得BD⊥AC,∠DBC=30°,又由DE∥AC,即可证得DE⊥BD,由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得DE=BE. 证明:方法一:连接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60°,∴BD⊥AC,∠DBC=30°, ∵DE∥AC,∴DE⊥BD, 即∠BDE=90°,∴DE=BE. 方法二:∵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60°,∴AD∥BC,AC=AD, ∵AC∥DE,∴四边形ACED是菱形, ∴DE=CE=AC=AD,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BC=CD, ∴BC=EC=DE,即C为BE的中点, ∴DE=BC=BE. 3.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4,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作OE⊥AB,垂足为E. (1)求∠ABD的度数; (2)求线段BE的长. 分析:(1)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又∠A=60°,得到△ABD是等边三角形,则∠ABD=60°;(2)先求出OB的长和∠BOE的度数,再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 解:(1)在菱形ABCD中,AB=AD,∠A=60°, ∴△ABD为等边三角形,∴∠ABD=60°. (2)由(1)可知BD=AB=4, ∵O为BD的中点,∴OB=2, ∵OE⊥AB,∠ABD=60°, ∴∠BOE=30°,∴BE=1.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 2.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学习重点】 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学习难点】 判定方法的证明及运用.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判定:2个条件)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按下列步骤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1)画一条线段长AC=6 cm; (2)取AC的中点O,再以点O为中点画另一条线段BD=8 cm,且使BD⊥AC,BO=DO; (3)顺次连接A,B,C,D四点,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猜猜你画的是什么四边形? 【归纳结论】 菱形的判定方法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 (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2.已知:在 ABCD中,AC⊥BD. 求证: ABCD是菱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BD, ∴ ABCD是菱形. 3.画一画:作一条线段AC,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B,D两点,依次连接A,B,C,D. 思考: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你能证明吗? 【归纳结论】 菱形的判定方法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