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7506

24《愚公移山》跟踪学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9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愚公移山,跟踪,学习,答案
  • cover
《愚公移山》跟踪学习 基础锤炼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本字,并释义。(6分) (1)始一反焉 同 ,意思是 (2)汝之不惠 同 ,意思是 (3)无陇断焉 同 ,意思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且:(1)年且九十 (2)且焉置土石 B.命:(1)命夸蛾氏二子 (2)母命之 C.然:(1)杂然相许 (2)其人舍然大喜 D.曾:(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2)曾益其所不能 3.解释下列加点词。(14分) (1)惩山北之塞 塞:_____ (2)出入之迂也 迂:_____ (3)聚室而谋曰 室:_____ (4)指通豫南 指:_____ (5)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_____ (6)杂然相许 许:_____ (7)且焉置土石 置:_____ (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_____ (9)固不可彻 固:_____ (1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_____ (11)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_____ (12)帝感其诚 诚:_____ (13)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 负:_____ (14)一厝朔东 厝: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甚矣,汝之不惠!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课内精读 阅读《愚公移山》,回答问题。 5.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6.故事的结尾带有神话色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7.请分析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4分) ★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文中特别提到“孀妻”和“弱子”,用意是什么?(4分) 拓展阅读 (一)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yǒu)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汝)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选自《史记》,有删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置胆于坐/其一犬坐于前 B.喟然叹曰/杂然相许 C.晋重耳奔翟/虽乘奔御风 D.身自耕作/而后作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1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3分) 折 节 下 贤 人 厚 遇 宾 客 赈 贫 吊 死 与 百 姓 同 其 劳。 12.勾践与《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13.越国最终灭了吴国,从选文来看,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二)皮先生学愚公 有皮先生者,鲁而好奇。慕愚公之移山也,而曰:“愚公年九十,我始半之。太行、王屋若是其高而广也,而可移,我盍试其少者?” 野有丘。率二子荷畚操箕,旦夕垦之,而欲以徙之。或笑止之曰:“愚公事,《列子》寓言耳;且彼为其塞出入之迂也,故欲平其险。今此培塿①者,处于广漠之墟,居焉而不障于庐,行焉而不壅于途,葬焉而不窒②于墓,种莳③焉而不浸于子之田壤,亦既避子之巧矣。子何为者?且是丘也,高仅可隐,广不及数亩之宫平之不足以夸力去之不足以鸣能过之者如去毛发焉。而曾莫之知也,子何为者?”弗听,垦之期月,运土于溪中,溪为之塞。 是岁旱,溪涸。溪右④之农,其田弗溉焉,苗且槁。以先生绝其源也,相与哄诸其门。先生惧,亟出溪中土置溪上,复成一丘。见者笑谓先生曰:“此夸蛾氏之力也!” (选自《耳食录》) 【注释】①培塿:小土丘。②窒:阻碍。③莳(shí):栽植。④右:西边。 1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