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阅读 一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凝聚在建筑里,铺展在画卷上,散发着永不磨灭的光芒。本单元的课文详细介绍了诸多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重要文化遗产,也带给我们情感和思想的触动。阅读课文,试从说明内容的选取、说明方法的使用等角度进行梳理,说说作者是怎样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呈现梳理成果,在班上交流。 课文 角度 特征及感受 内容的选取 说明方法的使用 《中国石拱桥》 ①旅人桥 ②赵州桥 ③卢沟桥 ④江东桥 ⑤长虹大桥 ⑥双曲拱桥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 特征:外形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感受:让我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课文 角度 特征及感受 内容的选取 说明方法的使用 《苏州 园林》 亭台轩榭:布局美 假山池沼:配合美 花草树木:映衬美 近景远景:层次美 园林角落:图画美 园林门窗:图案美 园林建筑:色彩美 作比较、引用、举例子等 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感受:让我感受到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 课文 角度 特征及感受 内容的选取 说明方法的使用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的位置、雄姿、兴建过程及重大意义,题字、碑文、碑身造型、装饰花纹,十幅浮雕 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特征:巍峨、雄伟、庄严 感受:让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及革命精神 课文 角度 特征及感受 内容的选取 说明方法的使用 《梦回繁华》 画作的创作背景、内容、艺术特色、历史价值等 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 特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极高的历史价值 感受:让我感受到北宋时期城市的繁华及古代文化的灿烂 二 不同的说明性文章在介绍同一事物时,因写作目的、读者对象的差异,会选取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写法。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学习活动。 1. 阅读罗英《中国桥梁史料》中对卢沟桥的介绍,对比《中国石拱桥》中的相关内容,看看它们的内容与写法各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 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 (tù) 共长约265米。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6米。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面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个已坍损。柱的间距1.8~2米,柱高1.4米,柱头各刻石狮,每个姿态各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 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犼(hǒu),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 (第一问)《中国桥梁史料》集中介绍了卢沟桥本身的情况,分桥拱、桥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大量数据,一一介绍,语言准确、严谨。《中国石拱桥》重点介绍了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桥栏上的石狮子,也介绍了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主要运用列数字、墓状貌、引用等说明方法,语言既平实客观,又生动形象。 (第二问)《中国桥梁史料》是一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主要从专业角度介绍卢沟桥作为一座重要建筑物的技术细节。《中国石拱桥》是一篇科普说明文,目的是让普通读者在有限的篇幅内比较全面地了解卢沟桥,自然不能过多聚焦于技术细节,但又要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有所了解,所以将卢沟桥的结构特点和著名的石狮子作为说明重点。 2. 自主选择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个说明对象,搜集资料,设定读者对象,写一段简明的介绍文字。写完后,与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