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7880

第七章 证明 回顾与思考 课件(共29张PPT)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604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七,PPT,数学,八年级,北师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证明 本章复习课 回顾与思考 导入新课 本章学习了什么内容? 任务一:知识梳理 1.直观是重要的,但它有时也会欺骗人,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例如:如图,线段m与线段n,哪条更长? 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定义、命题,并举例说明. 对名词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作命题. 高效课堂 3.作为证明出发点的基本事实有哪些?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高效课堂 (5)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高效课堂 4.为什么需要证明?证明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正确的,无论验证多少个特例,也无法保证命题正确,故需要证明.对于文字叙述的几何证明题,其证明的一般步骤有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画出正确图形,标明字母和符号. (2)根据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3)分析因果关系,根据图形性质探索证明思路. (4)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写出证明过程. 高效课堂 5.什么条件下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平行又会有怎样的结论? 这两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可以表示如下: 这两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 高效课堂 6.梳理本章内容,用适当的方式呈现本章是知识结构. 高效课堂 任务二: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1 下列命题,哪些是真命题? 哪些是假命题? 如果是真命题,请写出条件与结论;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同角的补角相等.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若|a|=|b|,则a=b. 高效课堂 解: (1)条件:若两个角为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此命题为真命题. (2)条件:如果同位角相等.结论:那么两直线平行.此命题为真命题. (3)此命题是假命题,例如:-2=2,但是-2≠2. 高效课堂 例2 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DF的是 ( ) A.∠A+∠2=180° B.∠A=∠3 C.∠1=∠4 D.∠1=∠A 高效课堂 D 例3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 求证:∠1+∠2=180°. 证明:如图,∵a∥b(已知), ∴∠1+∠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2(对顶角相等), ∴∠1+∠2=180°(等量代换). 高效课堂 例4 如图,∠1=72°,∠2=72°,∠3=60°,求∠4的度数. 解:∵∠1=∠2=72°(已知), ∴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60°(已知), ∴∠4=120°. 高效课堂 例5 如图,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 解:设∠1的度数为x°,则∠2的度数为x°,∠3的度数为8x°. 根据题意可得x°+x°+8x°=180°,解得x=18. 即∠1=∠2=18°. 而∠4=∠1+∠2(对顶角相等), 故∠4=36°. 高效课堂 方法归纳: 利用方程解决问题,是几何与代数知识相结合的一种体现,它可以使解题思路清晰,过程简便.在有关线段或角的求值问题中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高效课堂 1.(1)下列语句中不是定义的是(  ) A.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大于0的数叫作正数 C.对顶角相等 D.几个单项式的和叫作多项式 C 课堂评价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同角的补角相等 B.一条直线截另外两条直线所得到的同位角相等 C.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 A 2.(1)(2025福州期中)对于命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