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7965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59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跟踪学习(总分:21分) 课内跟踪(建议用时15分钟) 【基础存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读过历史的人都了解,古代的一些封建官吏往往喜欢故弄xuán xū,他们怀古伤今,对民众的许诺很是miǎo máng,说白了就是拐弯抹角地kuāng piàn人们,甚至是自欺欺人。时间久了,百姓多有感悟。因此,人们呼唤那些埋头苦干、为民请命的以身试法的人,不再一味被má zuì了。 1.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xuán xū(  )   miǎo máng(  ) kuāng piàn(  ) má zuì(  )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怀古伤今 B.自欺欺人 C.埋头苦干 D.以身试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驳论一般都是先反驳对方错误的观点,然后再树立起自己的观点。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抗日前途悲观、鼓舞民族自信写的一篇驳论文。 C.希望大家更加自信,勇往直前。不去闯就不会有结果,试一试可能就会不一样! D.只有全民族思想道德提高了,社会就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4.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联中分别有两字缺漏,请将“呐喊”“彷徨”填写在正确位置,补全对联。(2分) 上联:译著堂未成荫,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 【课内精读】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相关小题。 5.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结合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总”“只”加以赏析。(4分)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 6.“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脊梁”是什么意思?文末的“状元宰相”指什么?(4分) 7.“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跟踪学习 1.玄虚 渺茫 诓骗 麻醉 2.D(“以身试法”的原义是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舍身求法”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句中“以身试法”可改为“舍身求法”。) 3.C(A.用语矛盾,可删去“都”;B.成分残缺,在“鲁迅”后添加“批驳”;D.关联词使用不当,将“就”改为“才”。) 4.呐喊 彷徨 5.“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的丑态跃然纸上。  6.“脊梁”是支柱(中坚、栋梁、支撑)的意思;“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7.反问。增强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中国现在也不乏有自信力的人,让人顿生民族自豪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