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0369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检测(原卷+解析) 2025-2026学年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2421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解析,数学,七年级,北师版,学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检测2025-2026学年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解析版) 全卷共三大题,24小题,满分为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的值为( ) A.0 B.2 C.0或2 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已知得出,,求出m的值,再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解:∵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得, ∴, 故选A 2.方程的解是,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把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理解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把代入方程得,, 解得, 故选:. 3.如果单项式与是同类项,那么( ) A.1 B.0 C.-1 D.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同类项,代数式求值,解答关键是理解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求出,的值,再利用负数的奇次方是负数求解. 【详解】解:与是同类项, ,, , . 故选:C. 4.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是( ) A.由移项,得 B.由去括号,得 C.由系数化为1,得 D.由去分母,得 【答案】D 【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移项,得,故选项A错误; 由去括号,得,故选项B错误; 由系数化为1,得,故选项C错误; 由去分母,得,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某班在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举行安全知识抢答赛,每组一共30个抢答题规则: 每道题答对得5分,答错或不答扣2分,晓红最后得分80分, 则晓红答对题目的道数是( ) A.18 B.19 C.20 D.22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列出方程求解是解题的关键.设晓红答对的个数为x个,根据抢答题一共30个,记分规则如下:每答对一个得5分,每答错或不答一个扣1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晓红答对题的个数为x个,则答错个,根据题意得: 解得:, 所以,晓红答对题的个数为20个. 故选C. 6.如果表示,若,则的值为( ) A. B. C.3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下的一元一次方程. 根据定义展开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详解】解:∵表示 ∴表示, ∵, ∴ 解得: 故选:C. 7. 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途中相遇, 相遇后,甲、乙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时, 当甲到达地后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地返行, 乙到达地后也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地返行. 甲、乙两人在开始 出发后的5小时36分钟又再次相遇,则两地的距离是( ) A.24千米 B.30千米 C.32千米 D.36千米 【答案】D 【分析】第一次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和为xkm/h,由第一次到第二次相遇的过程中,甲,乙的路程和是第一次相遇时甲,乙路程和的两倍.可列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第一次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和为xkm/h, 5小时36分钟=5(小时) 由题意可得:2×2x=(5-2)(x+2), 解得:x=18, ∴A、B两地的距离=2×18=36(km), 故选:D. 8.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按照上图的方式继续摆放餐桌和椅子,若摆放张桌子时摆了张椅子,则( ) A.46 B.47 C.48 D.49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一元一次方程,注意结合图形进行观察,发现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第一张餐桌上可以摆放把椅子,进一步观察发现:多一张餐桌,多放把椅子.第张餐桌共有. 【详解】解:有张桌子时有把椅子, 有张桌子时有把椅子,, 有张桌子时有把椅子,, 多一张餐桌,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