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2369

14《诗词三首》诗心词韵·人生境界 课件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20524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词三首,诗心,词韵,人生,境界,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诗心词韵·人生境界 九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 《诗词三首》 目 录 导入与课程目标 行路难·李白 酬乐天·刘禹锡 水调歌头·苏轼 对比总结与拓展 导入与课程目标 01 诗心词韵,人生境界 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深度赏析 李白《行路难》(其一)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苏轼《水调歌头》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与三位文学巨匠相遇,品味他们如何在人生的寒冬中,吟唱出最温暖、最豪迈的歌,汲取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准确理解三首诗词的内容,把握其思想情感;掌握诗词的节奏、韵律与主要表现手法(用典、象征、对比、情景交融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品析、对比,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提升古诗词审美与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于逆境中依然坚守理想、乐观旷达的精神境界,思考其对现代人生的启示,涵养豁达坚韧的人格。 导入:当人生遇到困境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遇到过让你感到无力、迷茫或挫折的时刻吗?如果用一种景象来比喻,它会是什么? 迷雾:看不清前路,不知方向何在。 高墙:努力攀爬,却屡屡受挫。 暴风雨中的小船:孤独无助,随时可能倾覆。 古人与我们心灵相通,同样会遭遇人生的寒冬。让我们一同看看,他们是如何用最美的诗歌,做出最有力的回答。 行路难·李白 02 谪仙人·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仙”。他性格豪放不羁,才华横溢,一生漫游天下,诗风雄奇飘逸、想象丰富,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和神话传说,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静夜思》等。 李白胸怀济世之志,却始终未能在仕途上得志,曾受召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遭“赐金放还”。其诗歌既抒写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歌颂祖国山河,充分展现了盛唐气象与自由不羁的精神人格。 本诗创作背景:长安梦碎的时刻 理想的云端 天宝三载,供奉翰林,本以为能大展宏图。 赐金放还 现实的泥沼 性格傲岸,遭人谗毁,被“礼貌地”逐出朝廷。 这种从云端跌落的巨大失落,正是《行路难》的创作底色。 乐府古题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的创新 借古题抒己怀,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浪漫与豪情,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重点字词闯关 樽 zūn 古代盛酒的器具。“金樽”是对酒樽的美称。 羞 xiū 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 zhí 同“值”,价值。 箸 zhù 筷子。“投箸”的动作,生动体现无心饮食。 塞 sè 堵塞,阻塞。“冰塞川”是象征仕途的阻碍。 歧 qí 岔路。“多歧路”比喻人生选择的复杂与艰难。 济 jì 渡。组词:济沧海。“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名句。 会 huì 终将,一定。“会有时”体现了坚定的信念。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听朗读,并有感情地自读诗歌。注意读准读音和节奏。 第一层:盛宴下的苦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结合注释翻译: 面对价值万钱的美酒佳肴,我却放下杯子,扔下筷子,一口也咽不下。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是一片巨大的茫然与失落。 诗句详解 为何有美酒佳肴却食不下咽?“拔剑四顾”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活动? 探究分析 原因在于,诗人此时的痛苦并非源于物质的匮乏,而是源于理想受挫后巨大的精神苦闷。 ①反差与反衬:“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停杯投箸”将外在的丰盛与内心的极度空虚、苦闷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