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7934

第三单元 物联网数据采集——温湿度采集器 单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日期:2025-10-0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70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单元,第三,八年级,教科,信息科技,-2025-2026
  • cover
第三单元 物联网数据采集———温湿度采集器 【课程标准要求】 (一)内容要求 自觉遵守物联网实验的操作规程,会使用实验设备搭建物联系统原型,并能通过实验平台读取、发送、接收、汇集和使用数据。 (二)学业要求 1. 能设计并搭建具有数据采集、实时传输和简单控制功能的简易物联系统。 2. 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编写程序,读取并处理含有物联功能的设备中的数据,能进行适当的控制。 【教材分析】 在第二单元学生初步体验了物联网实验的流程,知道硬件平台中主控板的使用方法和实验设备搭建的原则。本单元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物联网感知层中传感器的使用,围绕项目主题,学习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环境和土壤的方法,体会使用传感器传输数据的过程。 本单元以制作“智能温湿度采集器”为项目主题,从生活出发,使用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测量数据,记录并分析数据在不同环境中变化的原因,找出避免误差的方法,完成一份测量报告。在搭建物联网环境的实验中,遵循“规划项目—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功能实现—结果分析”的流程,使学生能够遵守物联网实验的操作规程,建立规范使用物联网实验室的意识,在使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学生能够体验“物联网+农业”的简单应用,提升分析问题和规划项目的能力,提升计算思维。 【单元课时】 5个课时。 【单元项目学习主题分析】 项目主题:制作智能温湿度采集器。 项目概述:本单元将使用温湿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制作一个智能温湿度采集器,项目任务按照“采集环境温度—采集土壤湿度—显示传感器数据—警报采集结果—传输信息功能”的过程实现,最终完成智能温湿度采集器的制作和测量报告。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将进一步探究传感器在物联网感知层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应用物联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通过严谨的实践流程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 项目成果:制作智能温湿度采集器,并完成测量报告。 学习环境:计算机教室。 【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项目的规划及功能分析,制定设计方案,明确搭建智能温湿度采集器的步骤,体验“物联网+农业”的简单应用,提升分析问题和规划项目的能力。 通过设计方案,能够选择恰当的物联网器材,借助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程序实现采集环境温度、采集土壤湿度、显示测量数据、警报采集结果和传输数据信息的功能,体验其中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方法与过程。 通过绘制算法流程图,理清实现功能的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以直观的方式显示,理解物联网感知层感知温湿度的过程,分析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增强信息意识,提升计算思维,养成通过严谨的实践流程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 通过项目实践,遵守物联网实验的操作规程,建立规范使用物联网实验室的意识,在使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单元学习路径】 【单元教学准备】 1.硬件准备:计算机、2块主控板(带有蜂鸣器模块)、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如果教师选择的主控板不带蜂鸣器模块,则还需要蜂鸣器。 2.软件准备: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 3.其他:盆栽、土壤。 【学习任务】 任务1 采集环境温度:制作一个环境温度采集器,每3秒采集一次环境温度,通过液晶显示屏将采集到的环境温度数据显示出来。 任务2 采集土壤湿度:制作一个土壤湿度采集器,每3秒采集一次植物生长的土壤的湿度。 任务3 制作简易温湿度采集器: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湿度采集器,设计液晶显示屏版面,将采集的数据显示出来。 任务4 为简易温湿度采集器添加警报功能:将警报功能添加到简易温湿度采集器中,当采集的温湿度结果不在适宜范围内时,采集器会发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