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92

二面角

日期:2025-10-1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330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二面角
    课件17张PPT。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二面角》 说 课 稿 提 纲 2006年11月12日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1、教材地位和作用及知识结构体系 本节是研究抽象立体几何的最后一个内容,是在研究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关系基础上研究两个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研究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的前提,体现立体几何知识学习与研究的基本的思维方式、方法,即化立体问题为平面问题进行研究;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节共有四个概念,即:半平面、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直二面角,①②是基础概念,且①是②的基础,②中含有二面角的证法知识。③④是对①②的数量刻划,④是③的特例,③中含有二面角的取值范围知识,四个概念蕴涵着转化思想、数型结合思想,对培养学生的画图操作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2、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程标,确定了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四个概念与及其相互关系及二面角平面角的确定;转化思想,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 难点:①二面角平面角的确定与画法及二面角知识的解题应用过程。②知识、认知结构及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迁移。③画图及解答问题思维过程的逻辑性。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解释概念的含义和相互联系;会用二角知识解释简单的计算问题;能准确画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并加以证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概念的学习强化转化思想与 数型结合思想;通过画图过程强化操作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类比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进一步体会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思维方式与方法;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局部与整体普遍与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教学方法 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三 个教育观, 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作为教师的我只是引导者:学生发现问题要导,思路受阻要导,缺乏创新能力要导.故本节采用启发式和自主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三、学法指导 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及猜想证明是学法指导的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让学生真正地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观察、类比、思考后,总结、概括、归纳出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加深知识理解,从而更系统的掌握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四、教学过程实例1:修筑堤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久,必须使水坝和水面成适当的角度. 实例2:在发射卫星时,卫星运行轨道面与赤道平面要成一定的角度.课题引入 定义剖析从空间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例题讲解例1、边长为2正三角形纸片ABC,BD是三角形的高,以BD为折痕,折成一个120度二面角.求此时A、C两点间的距离。 例2、山坡的倾斜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度数)是60度,山坡上有一条直道CD,它和坡脚的水平线AB的夹角是30度,沿这条路上山,行走100米后升高了多少米? DBCA反馈练习2. P36练习1、21.如图,指出图中那个角是二面角二面角 α-l-β的平面角,并说明理由归纳小结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节课中揭示了什么数学思想?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图方法有哪些? 请同学们认真总结在探索与交流中的体会布置作业课外研究题:类比同几中对顶角.内错角.同位角 概念,提出立几中对棱二面角.内错二面角.同位 二面角的概念,并证明它们都相等. 板书设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二面角》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二面角》下面将就教材分析、教学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