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7991

15.2 第1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认识 课件(共15张PPT) 沪科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5458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5.2,PPT,八年级,数学,2024,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5.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1课时 垂直平分线的认识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获取新知 情景导入 例题精讲 知识回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如果两个点所连线段被某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点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说明线段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知识回顾 情境导入 如图,点O是线段AB的中点,直线MN经过点O,且MN⊥AB, 那么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由于直线MN上的点O是线段AB的中点, 因此OA=OB.在直线MN上任取两点P,Q (在线段AB的两侧各取一点), 分别连接PA,PB,QA,QB.PA,PB的长 有什么关系?QA与QB呢? 已知:如图,直线MN经过线段AB的中点O,且MN⊥AB, 点P是MN上任意一点.求证:PA=PB. 证明:∵MN⊥AB,(已知) ∴∠AOP=∠BOP=90°(垂直的定义) 在ΔAOP和ΔBOP中, ∵ ∴ΔAOP≌ΔBOP(SAS) ∴P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由上面证明,我们得到垂直平分线的如下性质: 几何语言: ∵直线PO垂直平分AB, ∴PA=PB. 温馨提示:这个定理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以后可当作等腰三角形的一种判定方法. A B P O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知识要点 思考: 你能写出上面定理的逆命题吗?它是真命题吗? 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 逆命题: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P A B 已知:如图,点P是线段AB外一点,且PA =PB. 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设线段AB的中点为O,连接PO并延长. 在△POA和△POB中, ∴△POA≌△POB(SSS), ∴∠POA=∠POB, ∵∠POA+∠POB=180°, ∴∠POA=90°. ∴直线PO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P A B O 还可以怎么做辅助线? 证明:作∠APB的角平分线PO,交PO于点O. 在△POA 和△POB 中, PA=PB,∠APO =∠BPO,PO =PO, ∴ △POA ≌△POB(SAS). ∴ ∠POA=∠POB,OA=OB. P A B O ∵∠POA+∠POB=180°, ∴∠POA=90°. ∴直线PO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到一条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几何语言: ∵PA =PB, ∴点P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P A B 作用:判断一个点是否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知识要点 (2)若PA=PB,同时MA=MB,则直线PM是线段AB的中垂线吗? P A B l 不一定是. 理由:经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思考: (1)若PA=PB,过点P作直线l,则l是线段AB的中垂线吗? 是. 理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M 证明某条直线是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法: (1)按定义:证明这条直线既垂直于这条线段,又平分该线段; (2)按判定定理:证明这条直线上有两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归纳总结 几何语言: ∵AB =AC,MB =MC, ∴点A、M均在线段BC的中垂线上,  ∴AM垂直平分BC. A B C D M 解: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E=BE, ∴BE+CE=AE+CE=AC=14. ∵△BCE的周长为24, ∴BC=△BCE的周长-(BE+CE) =24-14=10. 即BC的长为10. 例1. 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AC于点D,E,AC=14,△BCE的周长为 24,求BC的长. 例题讲解 D 1.如图,已知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l1,l2交于点M,则线段AM,CM的大小关系是(    ) A.AM>CM B.AM=CM C.AM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