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4121

1.3 第1课时 并集、交集(课件 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072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2019,人教,数学,高中,讲义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1课时 并集、交集 学习 目标 1.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2.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请同学阅读课本P10—P11,完成下列填空. 1. 并集 一般地,由 ,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作 A∪B(读作“A并B”),即 . 并集的性质:A∪B=B∪A,A A∪B,B A∪B,A∪A=A,A∪ =A. 常用结论:若A∪B=B,则A B. 图形语言: 2. 交集 一般地,由 ,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 . 交集的性质:A∩B=B∩A,A∩B A,A∩B B,A∩A=A,A∩ = . 常用结论:若A∩B=B,则B A. 图形语言: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集合的并集及其运算 例1 (1) 设集合A={1,2,3},B={2,3,4},则A∪B=(   ) A. {1,2,3,4}  B. {1,2,3} C. {2,3,4}  D. {1,3,4} (2) (课本P10例2)设集合A={x|-1-2} 探究2 集合的交集及其运算 例2-1 (课本P11例3)立德中学开运动会,设A={x|x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B={x|x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求A∩B. 例2-2 (课本P12例4)设平面内直线l1上点的集合为L1,直线l2上点的集合为L2,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l1,l2的位置关系. (1) 元素个数有限时,利用定义或Venn图求解;元素个数无限时,借助数轴求解. (2) 当所给集合中有一个不确定时,要注意分类讨论,分类的标准取决于已知集合. 变式 (1) (2025·新高考Ⅱ卷)已知集合A={-4,0,1,2,8},B={x|x3=x},则A∩B=(   ) A. {0,1,2}  B. {1,2,8} C. {2,8}  D. {0,1} (2) 设集合A={x|-3≤2x-1<3},B={x|x=2k+1,k∈Z},则A∩B=(   ) A. {x|-1≤x<2}  B. {x|-12},B={x|x≤a},若A∪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5. 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