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补集及其应用 学习 目标 1. 了解全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 2. 理解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会用Venn图、数轴进行集合的运算.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相对于某个集合U,其子集中的元素是U中的一部分,那么剩余的元素也应构成一个集合,这两个集合对于U构成了相对的关系,验证了“事物都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全集和补集. 一、 生成概念 问题1:方程(x-2)(x2-3)=0的解集在有理数范围内与在实数范围内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个问题,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在有理数范围内,解集为{2};在实数范围内,解集为{2,,-}.在数学中,很多问题都是在某一范围内进行研究.如本问题在有理数范围内求解与在实数范围内求解是不同的. 问题2:若U={2,,-},A={2},B={,-},则集合U与集合A,B之间有什么关系? 集合U是我们研究对象的全体,A U,B U,A∩B= ,A∪B=U.其中集合A与集合B有一种“互补”的关系. 请同学阅读课本P12—P13,完成下列填空. 二、 概念表述 1. 全集 (1) 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__所有元素__,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 (2) 记法:全集通常记作__U__. 思考:全集一定是实数集R吗? 答:不一定.全集是一个相对概念,因研究问题的不同而变化,如在实数范围内解不等式,全集为实数集R,而在整数范围内解不等式,则全集为整数集Z. 2. 补集 自然语言: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__不属于集合A__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 UA. 符号语言: UA={x|x∈U,且x A}. 图形语言: 3. 补集的性质 U( UA)=__A__, UU=__ __, U =__U__,A∩( UA)=__ __,A∪( UA)=__U__. 拓展知识:德摩根律 (1) U(A∩B)=( UA)∪( UB); (2) U(A∪B)=( UA)∩( UB).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补集的概念 视角1 求集合的补集 例1-1 (1) (课本P13例5)设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A={1,2,3},B={3,4,5,6},求 UA, UB.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U={1,2,3,4,5,6,7,8},所以 UA={4,5,6,7,8}, UB={1,2,7,8}. (2) (课本P13例6)设全集U={x|x是三角形},A={x|x是锐角三角形},B={x|x是钝角三角形},求A∩B, U(A∪B). 【解答】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A∩B= ,A∪B={x|x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U(A∪B)={x|x是直角三角形}. 求集合补集的基本方法及处理技巧:(1) 基本方法:定义法.(2) 两种处理技巧:①当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可借助Venn图求解;②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的连续数集时,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求解. 变式 (1) 已知全集U,集合A={1,3,5,7}, UA={2,4,6}, UB={1,4,6},则集合B=__{2,3,5,7}__. 【解析】A={1,3,5,7}, UA={2,4,6},所以U={1,2,3,4,5,6,7}.又 UB={1,4,6},所以B={2,3,5,7}. (2) 已知全集U={x|x≤5},集合A={x|-3≤x<5},则 UA=__{x|x<-3或x=5}__. 【解析】将集合U和集合A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由补集定义可得 UA={x|x<-3或x=5}. (变式(2)答) 视角2 根据集合的补集求参数 例1-2 已知全集U=R,集合A={x|x≤-a-1},集合B={x|x>a+2},集合C={x|x<0或x≥4},若 U(A∪B) C,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因为A={x|x≤-a-1},B={x|x>a+2},所以A∪B={x|x≤-a-1或x>a+2}.因为 U(A∪B) C,①当 U(A∪B)= 时,A∪B=R,因此a+2≤-a-1,解得a≤ -;②当 U(A∪B)≠ 时,a+2>-a-1,即a>-, U(A∪B)={x|-a-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