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5744

12.1.2 定义、定理与证明 课件(共23张PPT)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

日期:2025-10-1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953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1.2,PPT,八年级,数学,2024,华东师大
  • cover
(课件网) 12.1.2 定义、定理与证明 第12章 12.1 命题、定义、定理与证明 1.了解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的概念,理解证明的必要性.(重点) 2.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能运用已学过的几何知识证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 我们学过的哪些命题是真命题?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一、定义、基本事实、定理 知识梳理 用来说明名词所包含的确切意义的语句叫做这些名词的定义. 我们将公认的真命题视为基本事实,它们是我们在继续学习过程中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即出发点. 可以从基本事实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_____. 定理 注意点:定义明确概念,基本事实提供推理起点,定理拓展知识边界. 定义 基本事实 定理 人为约定或学科规范 实践经验或直观观察 逻辑推导与严格证明 无需证明,仅为概念描述 无需证明,直接接受,为真 必须通过证明成立 界定概念范围,消除歧义 作为推理起点,支撑理论体系 揭示规律,指导解决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理可以推导出基本事实 B.定理都是真命题 C.定理和基本事实都不需要证明 D.基本事实不一定是真命题 例1 √ 解析 基本事实可以推导出定理,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定理一定为真命题,命题有真命题和假命题,故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基本事实是真命题,无需证明,定理需证明,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基本事实是真命题,故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下列命题是定理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跟踪训练1 √ 二、证明、推论 问题 阅读课本P62~P63思考的三个例子,思考一下他们给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1)(2)不正确,(3)正确. 上面三个例子说明: 通过特殊的事例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知识梳理 根据条件、定义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 . 由一个定理直接推出的正确结论叫做这个定理的推论,推论和定理一样,可以作为进一步证明的依据. 注意点:证明中的每一步都需要依据,不能“想当然”,这些依据可以是已知的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基本事实、已经学过的定理,以及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等. 证明 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例2 解 已知:如图,直线a∥b,∠1与∠2是同旁内角. 求证:∠1+∠2=180°. 证明:我们将∠1的同位角记为∠3. ∵a∥b(已知),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2=180°(邻补角的定义), ∴∠1+∠2=180°(等量代换). 反思感悟 证明的一般步骤: ①审清题意,找出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在图形上标出相关的字母和符号; ②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用数学语言写出“已知”“求证”; ③分析证明思路,找出证明方法; ④写出证明过程,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 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跟踪训练2 解 已知: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 求证:∠A+∠B=90°. 证明: ∵∠A+∠B+∠C=180°,∠C=90°, ∴∠A+∠B=180°-∠C=90°. 1.下列真命题能作为基本事实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C.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下列语句属于定理的是 A.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E B.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