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前面我们学习了直线的方程和圆的两种类型的方程。 我们知道利用直线的方程可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本节我们将类比用直线方程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 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直线和圆的方程,通过定量计算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5.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判断方法;(重点) 2.会求过一个定点的圆的切线方程;(重点) 3.当直线与圆相交时,会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重点) 4.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复习回顾: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相交 相切 相离 (1) (3) (2) 课堂探究 怎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你能利用直线和圆的方程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 先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有两个公共点) (有一个公共点) (没有公共点) 例1 已知直线l: 3x+y-6=0和圆心为C的圆x2+y2-2y-4=0, 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如果相交, 求直线l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 解1:(代数法) 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1) 代数法: ① △>0 消去y(或x), 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确定解的情况, 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 直线l与圆C相交; 方程有两不等实根 ② △=0 直线l与圆C相切; 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 ③ △<0 直线l与圆C相离. 方程无实数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要判断直线l: Ax+By+C=0与圆C: x2+y2+Dx+Ey+F=0的位置关系, 可以联立它们的方程, 通过方程组 若相交, 可以由方程组(1)解得两交点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弦长. 例1 已知直线l: 3x+y-6=0和圆心为C的圆x2+y2-2y-4=0, 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如果相交, 求直线l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 解2:(几何法) x O y 6 2 1 B A d l C ③ d>r 已知直线l: Ax+By+C=0, 圆C: (x-a)2 + (y-b)2=r2. 设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有 ① d<r 直线l与圆C相交; ② d=r 直线l与圆C相切; 直线l与圆C相离. 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2) 几何法: 根据圆的方程求得圆心坐标与半径r, 从而求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通过比较d与r的大小,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若相交, 则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弦长. x y O A B d C 若直线l与圆C相交, 则弦长公式为 r 直线与圆相交时弦长的两种求法: (2)代数法: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设直线与圆的两交点分别是A(x1,y1),B(x2,y2),则 (1)几何法:如图示,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设弦心距为d,圆的半径为r,弦长为|AB|,则有 其中k为直线l的斜率, a是方程组消元后的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 是判别式. x O y l C d A B r 例2 过点P(2, 1)作圆O: x2+y2=1的切线l, 求切线l的方程. 解1:(几何法) -1 x O y 1 1 2 P(2,1) r 例2 过点P(2, 1)作圆O: x2+y2=1的切线l, 求切线l的方程. 解2:(代数法) -1 x O y 1 1 2 P(2,1) r 变式: 过点P(1, 2)作圆O: x2+y2=1的切线l, 求切线l的方程. -1 x O y 1 1 2 P(1,2) r 解:当过点P的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x=1,易知圆心到此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所以直线x=1为圆的一条切线 当过点P的直线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2=k(x-1) 即kx-y-k+2=0 综上,所求切线方程为x=1或3x-4y+5=0 巩固训练1: 1. 过点P(3,-1)与圆C: (x-4)2+(y-2)2=1相切的 切线方程为_____. x=3或4x-3y-15=0 2. 过点P(1, 3)与圆C: (x-4)2+(y-2)2=10相切的 切线方程为_____. 3x-y=0 x O y P(3,-1) C(4,2) x O y C(4,2) P(3,-1) (1)求过已知点的圆的切线的方法 ①如果已知点在圆上,那么圆心和已知点的连线和切线垂直,从而求得切线的斜率,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求得切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