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2688

【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8.4《整数指数幂(第2课时)》 课件(共27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7706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8.4,PPT,27张,课件,整数指数幂(第2课时),八年级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 18.4 整数指数幂(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 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负整数指数幂的基础上,学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 2.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负整数指数幂的实际应用,也是科学记数法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充。科学记数法在科学、工程、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掌握了完整的科学记数法知识,为后续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 的正数。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 目标 (1)会利用10的负整数指数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 的正数。 (2)通过新旧知识对比,体会类比迁移与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2. 目标解析 (1)学生需要理解,一个小于1的正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 10n 时,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正数,而n 是一个负整数;学生能够掌握确定 n的方法。 (2)通过对比表示大于1的数和小于1的数的科学记数法,学生能发现它们的结构都是 a × 10n ,只是前者 n是正整数,后者n 是负整数,并能从中体会"类比"是探索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能直观感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简洁性,从而理解"化繁为简"是数学的重要追求。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问题1:确定10的指数n时出错,主要表现为指数的符号错误和数值错误。 应对策略:总结规律:“大数小数点向左移,指数正;小数小数点向右移,指数负”;归纳“找n”的方法:先找到左侧第一个非零数字,然后看小数点需要移动几位才能到它的后面,移动的位数就是指数的绝对值,方向决定正负;多进行针对性练习。 问题2: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时出错。 应对策略:强调“看指数,定方向”:指数是正数,小数点就向右移;指数是负数,小数点就向左移;把还原过程和表示过程放在一起对比教学,让学生明白它们是互为逆运算的。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 的正数时,准确判断10的指数。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问题1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问题2 已知光速约为300 000 000 m/s,太阳半径约为696 000 km.请将这两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解 300 000 000 m/s=3×108 m/s; 696 000 km=6.96×105 km. 设计意图:回顾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为后续学习科学记数法(涉及10的负整数指数幂)奠定知识基础。复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的数,激活学生对科学记数法的已有认知,为后续推广到表示小于1的正数做好铺垫,通过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二)合作探究 探究 0.1= = 10 1 ; 0.01= = 10 2 ; 0.001= = 10 3 ; 0.000 1= = 10 4 ; 0.000 01= = 10 5 ; 0.00···01= = 10 n . 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 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形式更便于比较数的大小和运算. 例如 自然科学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分(d)、厘(c)、毫(m)、微 (μ)、纳(n)等国际单位制词头,其中微对应10 6,纳对应10 9.微米(μm)、纳米(nm )都是长度单位, 1 μm=10 6 m,1 nm=10 9 m. 思考 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小数,如果小数点后至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多少?如果有m 个0呢? 0.000 000 001 23=1.23×0.000 000 001=1.23×10 9. 如果小数点后至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10的指数是m+1. 设计意图:通过对小数转化为10的负整数指数幂(从具体到一般)的探究,让学生直观理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的原理。同时,结合国际单位制中的实例,体现科学记数法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思考”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指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