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6590

期中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747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中,测试题,2025-2026,学年,初中,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下面是小语读《名家谈读书》的阅读体验,请帮助她完善这篇文稿。 读书是一件兴趣使然的事,一种心灵的活动,不可强读。找到一部( )于你相符的作品,才能享受心灵相通、( )的美好;找到一位性情于你相投的作家,自会 ① (méng)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情愫。若东览西阅,则所读未必能 ② (qìn)入灵魂深处,学业终将难成。 读书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优美词句,增加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读毕淑敏的《读书使人优美》,让我( ),明白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读泰戈尔的《梦想》,令我 ③ (huò)然开朗,明确目标是不断前行的动力。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品味 如火如荼 茅塞顿开 B.品质 如沐春风 如梦初醒 C.品味 如沐春风 茅塞顿开 D.品质 如火如荼 如梦初醒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优美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B.读书能积累优美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 C.读书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优美词句,增强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D.读书能积累优美词句,增加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 二、名句名篇默写 2.诗以缘情,文以载道。请阅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一景一物,总能勾起诗人微妙的情惊。温庭筠早行途中,“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不说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杜甫战乱中容居秦州,“ , 。”(《月夜忆舍弟》)表达出了对故乡的感怀;韩愈贬谪潮州,“ ” ?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张岱寒夜独自赏雪,“ , ,上下一白”传达出苍茫天地间的深沉感慨。 (2)借用典故,诗歌情感更为丰厚深远。《行路难(其一)》中,“ , ”是李白对理想的渴求和期盼;《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 ”是刘禹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长沙过贾谊宅》中,“汉文有道恩犹薄, ”是刘长卿对不公命运的凭吊和痛惜。 三、综合性学习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班里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分享经典】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 ”,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当然,艾青的诗歌也有激励人的一面,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 、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 (2)【任务二:情景对白】活动中,同学们就“自强不息”的话题积极发言,请你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要求清楚、连贯、不偏离主题。 主持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知道“自强不息”这个成语源自哪部经典吗? 小宜:“自强不息”这个成语源自① 。 主持人: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 小桂:② 。 主持人:谢谢小桂分享的名句。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个“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只说人物名字和事迹就行,比如:范仲淹断齑画粥。 小明:③ 。 主持人:感谢大家的积极发言。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自强不息。 (3)【任务三:反驳观点】习总书记说,“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当下,有些年轻人认为“生活压力大,躺平更潇洒。”请你针对这一观点进行驳斥。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四、名著阅读 4.小文想为名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