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15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 中华民族振兴的不二法门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 鲜人民一道浴血奋战,赢得胜利。科研工作者恪守科技强国的宗旨,攻坚克难,随心 所欲,创造出巨大的丰功伟绩。疫情面前,无论是最美的“逆行者”,还是积极配合 防疫的人们,大家都相得益彰,为战“疫”而努力。我们的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 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mà。田野,体现于实现和追求梦想的执着前行中。 历久弥新的伟大民族精神, 。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民族精神, 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hán的新人”活动极为必要。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广mào 内han() 恪守( 濡养( (2)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随心所欲 B.丰功伟绩 C.不二法门 D.相得益彰 (3)填入文中横线空白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仅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而且是我们高歌猛进的根本力量 B.也许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也许是我们高歌猛进的根本力量 C.不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而是我们高歌猛进的根本力量 D.既然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就是我们高歌猛进的根本力量 (4)修改语段中画框的句子。(写出修改意见)(2分) 2.综合性学习。(5分) 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设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以下活动, 请你再设计一个,以丰富活动内容。(2分) 活动一:举办“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比赛 活动二: (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关于“自强不息”的哪些启 示。(3分) 材料: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对这种艰苦生活毫不介意, 发愤苦读,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材料二: 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但 她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 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干催开了梦想的花蕾一一她如愿以偿 地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第二部分(55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 3.主持人想在串词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补写。(8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两代文星闪耀,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 文。 韩愈面对“左迁”现实,坦陈心志“ ”(《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不辞衰者,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苏轼虽身处逆境,仍高声吟唱 ”(《水调歌头》),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范仲 淹虽仕途不顺,仍能欣赏到“ ”的洞庭湖月夜美景(《岳 阳楼记》);李白人生道路艰难,吟咏“ (《行路难》其 一)含蓄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二)阅读 (甲) (乙)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韩愈 (唐)刘禹锡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这两首诗的体裁是 请写出(甲)诗押的韵: (2分)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被人称赞,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3分) 6.请你简要分析(甲)(乙)两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4分)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酷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 九年级五六学兴竺O三14^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