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9138

直线与圆 圆与圆位置关系讲义(含解析)202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日期:2025-11-17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8500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直线,位置,关系,讲义,解析,2026届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Ax+By+C=0(A2+B2≠0),圆C:(x-a)2+(y-b)2=r2(r>0),d为圆心(a,b)到直线l的距离,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 相离 相切 相交 图形 量化 方程观点 Δ0 Δ0 Δ0 几何观点 dr dr dr 知识点二 圆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半径为r1,r2,d=|O1O2|) 设圆O1:(x-a1)2+(y-b1)2=r(r1>0),圆O2:(x-a2)2+(y-b2)2=r(r2>0). 相离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图形 几何法 d>r1+r2 d=r1+r2 |r1-r2|<d<r1+r2 d=|r1-r2| d<|r1-r2| 代数法:联立两圆方程组成方程组的解的情况 无解 一组实数解 两组不同的实数解 一组实数解 无解 公切线条数 4条 3条 2条 1条 0条 【常用结论】 (1)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 ①过圆x2+y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 ②过圆(x-a)2+(y-b)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③过圆x2+y2=r2外一点M(x0,y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0x+y0y=r2. (2)求圆的弦长的常用方法 (1)几何法:设圆的半径为r,弦心距为d,弦长为l,则()2=r2-d2. (2)代数方法: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 设直线与圆的交点为A(x1,y1),B(x2,y2), 则|AB|=|x1-x2|= 或 . (3)两圆相交时公共弦的方程 设圆C1:x2+y2+D1x+E1y+F1=0 ①,圆C2:x2+y2+D2x+E2y+F2=0 ②, 若两圆相交,则有一条公共弦,其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可由①-②得到,即:(D1-D2)x+(E1-E2)y+(F1-F2)=0. (4)圆系方程 ①同心圆系方程:(x-a)2+(y-b)2=r2(r>0),其中a,b是定值,r是参数. ②过直线Ax+By+C=0与圆x2+y2+Dx+Ey+F=0交点的圆系方程:x2+y2+Dx+Ey+F+λ(Ax+By+C)=0(λ∈R). ③过圆C1:x2+y2+D1x+E1y+F1=0和圆C2:x2+y2+D2x+E2y+F2=0交点的圆系方程:x2+y2+D1x+E1y+F1+λ(x2+y2+D2x+E2y+F2)=0(λ≠-1)(该圆系不含圆C2,解题时,注意检验圆C2是否满足题意,以防漏解). 题型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题1 已知直线方程,圆的方程为,当为何值时,圆与直线有: (1) 有两个公共点;(2) 只有一个公共点;(3) 没有公共点? 例题2 (x-1)2+(y+2)2=6与直线2x+y-5=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相离 C. 相交过圆心 D.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例题3 (多选)已知直线l:ax+by-r2=0与圆C:x2+y2=r2,点A(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点A在圆C上,则l与圆C相切 B. 若点A在圆C内,则l与圆C相离 C. 若点A在圆C外,则l与圆C相离 D. 若点A在直线l上,则l与圆C相切 【举一反三】 1. (2025·台州一模)已知圆C:x2+y2+Dx+Ey=0,其中D<0,若圆C上仅有一个点到直线x+y-2=0的距离为1,则=_ _;圆C的半径取值可能为_ _(请写出一个可能的半径取值). 2. 直线mx-2y-m+1=0与圆x2+y2-4x-2y+1=0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3. 若圆x2+y2=r2(r>0)上恒有4个点到直线x-y-2=0的距离为1,则实数r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1) C.(0,-1) D.(0,+1) 4. 对于任意实数,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与的取值有关 题型二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题1 圆C1:x2+y2-2x+10y-24=0与圆C2:x2+y2+2x+2y-8=0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公共弦长为    . 例题2 (一题多解、开放题)(2022·新高考Ⅰ卷)写出与圆x2+y2=1和(x-3)2+(y-4)2=16都相切的一条直线的方程       . 例题3 圆x2+(y-2)2=4与圆x2+2mx+y2+m2-1=0至少有三条公切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    . 【举一反三】 1. (202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