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导学用合一学案 张彦华 编写 【导入学习】 一、情境导入 1910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认为唐和宋在政治、经济、学术、文学和艺术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是近世的开端,这就是“唐宋变革论”。内藤湖南的学生宫崎市定支持并发展了这一学说。“唐宋变革论”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和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一百多年来,赞成和质疑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了较长时段的学术争鸣局面。 思考:与唐代相比,宋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艺和科技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二、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业目标: 1.能够描述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的突出表现,分析其影响。 2.能够说出宋代思想、文学艺术和科技演进的主要成就,理解宋代文化的主要特点。 【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快速阅读教材第一目“经济的发展”,概括宋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并分析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2.快速阅读教材第二目“社会的变化”,概括宋代社会发生的重要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3.快速阅读教材第三目“儒学的复兴”,概括程朱理学形成的背景和特点,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4.快速阅读教材第四目“文学艺术和科技”,概括宋代文学艺术和科技的主要成就,简析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二、自主检测 1.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薄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A. 变法成效显著 B. 人力严重不足 C. 农业技术先进 D. 耕地面积扩大 2.宋朝时期,江南普遍种植双季稻或采用冬麦、晚稻轮作两熟制。这有利于 A.粮食产量增加 B.生产工具改进 C.耕地面积扩大 D.水利设施完善 3.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 A.私营作坊为主 B.产品行销世界 C.遍布沿海地区 D.工艺水平高超 4.以图证史是通达史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图3 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 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 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 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 5.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这说明当时 A.科学技术进步 B.娱乐方式多样 C.商品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6.两宋时期,孟子的学说得到空前的尊崇,荀学则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严厉批评,最终形成了以孔孟之道为正统的儒学新格局。由此可知,宋代“儒学” A.造成了儒家思想的分裂 B.主张恢复原始儒学传统 C.推崇“人性本善”学说 D.具有“重君抑民”思想 7.宋朝在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市”“蕃坊”“蕃学”。这是由于当时 A. 市民阶层壮大 B. 海外贸易兴盛 C. 民族交往频繁 D. 文化教育发展 8.《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这体现了宋元时期 A.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 B.造船技术适应远航 C.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 D.对外贸易繁荣昌盛 【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互查、讨论并纠正完善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及自主检测答案,搜集新发现问题并进行交流。 2.班级交流:展示各组为解决的问题并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应用学习】 1.右图是宋元时期我国粮食亩产量统计图(单位: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