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综合素养展示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歌名句。((10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① ”是王绩欣赏到的秋意颇 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② ”是崔颢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 “③ ,④ 。”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⑤ ⑧ ”是苏轼笔下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月夜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 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⑦ ?⑧ 。 ”的 赞叹,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面对衰老,曹操要老当益壮、自强不息: “⑨ ⑩ 2.阅读语段,按要求作答。(9分) 1899年,一片带有刻痕的“龙骨”,起笔“-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恢宏篇章。在浩 hdn()的历史长河中,甲骨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如同穿越时空的信 使,诉说着三千多年前的故事。文字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守护者,也是文明的传 播者。今天,我们仍 研究甲骨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它了解汉字的起源,了解我 们文明的源头。甲骨文就像一本“商朝日记”,从占卜、祭祀到狩猎、农耕,记录的是 烟火人间,jud()刻的是文脉悠长,它让后人得以kui()见先民的生活图景和精神 世界,为人们提供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一字一句、一笔一画,、生生不息。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 标、中原文旅新名片,讲好甲骨文今天的故事,越来越多人就会从这本“天书”中读取 到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谱写出更加灿烂的文明画卷。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浩han()juan()刻kui()见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遗余力;一脉相承B,千方百计;薪火相传 C.不遗余力:薪火相传D.千方百计;一脉相承 (3)文中划线句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不改变原意。(3分) 3.名著阅读。(6分) 对《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学样式问题,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 网友“小Q”: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系 列革命英雄的形象。 网友“星星之火”:我认为此书是一部优秀的“纪实文学”,真实地还原了历史。 你赞同以上哪种观点?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加以阐述(至少举一例)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4~5题。(7分) 春题湖上0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是。 【注释】①本诗是白居易即将离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 任便体恤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②勾留:耽搁。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春题湖上》是一首写西湖春景的诗,前三联写景凸显“绿”色,尾联抒情重在“留” 字。 B.《钱塘湖春行》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中间两联分写景物,细致描摹早春景致。 C.《春题湖上》颔联“排”“点”两字最为生动传神,青松千层如山之翠屏,月影如 珠点缀湖心。 D.这两首诗尾联都是间接抒情,抒发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5.两首诗都描绘了春日西湖美景,都紧扣“早春”着笔,采用大处点染、小处着墨的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