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内容范围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七单元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程标准表述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有“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三个子目,内容繁多。本课将淡化初中历史详细讲述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的过程,重点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中共一大、二大,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成果和作用进行讲述。通过讲述,引导学生体悟中国共产党立党的初心和使命和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民革命等基本历史史实有了初步理解,但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且高一学生注意力集中,对中国共产党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对党史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和教师讲述的方式,归纳出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学生通过填写表格、赏析历史图片等方式,知道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具体史实,体悟中国共产党立党的初心和使命。(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和教材,观看地图的方式,复述出国民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失败原因。(时空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史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活动过程 新课导入 生:观看关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视频 师:同学们,视频中的陈望道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首译者,他还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那五四运动爆发背景有哪些?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同学们阅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视频导入新课,设置疑问,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讲述 在觉醒中爆发———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材料一:五四运动是中国对西方入侵的反应的一串发展之显露出来的一个高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着进行军事行动并且从事军备生产,于是对中国的输出不得不相应地减少。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纺织业和面粉业曾一度乘机抬头。可是,好景不常,欧战结束,西方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中国的地盘有限,肥美的地盘尤其有限。所以,军豪们不能不借故彼此讨伐……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所激起的爱国情绪之鼓舞;是受到西学精神以及要从科学与民主的眼光对传统从新评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这种要求之鼓舞。 ———殷海光著《中国文化的展望》 师:请同学们阅读史料,结合初中所学,探究一下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生:①中国的纺织业和面粉业曾一度乘机抬头→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②欧战结束,西方经济势力卷土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中国的地盘有限,肥美的地盘尤其有限。③所以,军豪们不能不借故彼此讨伐→北洋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激发社会矛盾 ④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所激起的爱国情绪之鼓舞→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⑤受到西学精神以及要从科学与民主的眼光→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师:人们所期待的公理战胜强权并没有发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屏幕上关于五四运动过程的表格,思考一下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生: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