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27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56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黑龙江省,试题,语文,月月,学期,学制
  • cover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huàn)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cí)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àn()想着()落cí()善 (2)文中划线句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 2.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B. 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3. 活动需要制作有关“读书方法”的专题展板。小语搜集了以下材料,但是顺序出现了混乱,请你帮她正确排序。( ) ①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②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③总之,精读和跳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④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⑤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⑥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A. ⑤①④③②⑥ B. ⑥⑤①④②③ C. ⑤⑥①④②③ D. ⑤①④②⑥③ 4. 妙笔生花部落的同学们赏对联,仿名句,玩得不亦乐乎,快加入他们吧! 同学们学完《济南的冬天》后,想拟写两副对联来表现文中所写的美景,还没有完成。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助他们补全,然后按照对联格式,把对联用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内。 对联一:,有山有水美如画。 对联二:白雪山尖白,。 A.①暖风暖阳恰似春②绿萍水中绿B.①无风无寒暖似春②绿萍映水绿 C.①无风无寒暖似春②绿萍水中绿D.①暖风暖阳恰似春②绿萍映水绿 5. 阅读《朝花夕拾》后,小组以“鲁迅的教育观”为主题开展讨论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任务一:小语以表格的形式整理自己的探究成果,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合适的选项。 探究角度 经典文段 ①_____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②_____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③_____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A.儿童与游戏B.儿童与家长C.儿童与知识 (2)任务二:小文建议同学们向家长推荐《朝花夕拾》,请你紧扣本次讨论会主题“鲁迅的教育观”,结合名著内容,写一则推荐语。 6. 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首联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情。 B. 颔联中“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 颈联用“生”“入”两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