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3818

第1课 子目2 秦朝的政治制度(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8449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社会,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编版
    子目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二,完成表格) 统称 类型 制度 最大特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制度 皇帝制度 君主掌握决定权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根据职能划分 地方行政 郡县制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工作方式 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注重规范和效率 【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与民主政体相对,如古代中国强调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而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 制度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划分依据 以宗法制为原则,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前提下,按地域划分 地方权力 诸侯世袭,拥有封地及其治理权 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只有俸禄 中央关系 诸侯在地方上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有利于巩固统治,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核心探究 1. 【图示】秦朝的中央官制 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概述秦朝中央行政制度的特点。 答案:以皇权为中心;“三公”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充分体现了“家天下”,部分官职是为皇室服务的。 2. 【史料阅读】文书制度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上述史料反映了秦朝文书行政管理制度有哪些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秦朝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影响。 答案:特点:第一条史料反映了秦朝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严密与发达。第二条史料反映了秦统一前后文书传送的严格规定和高效。 影响:保障中央政令传送到全国各地;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3. 【探究】周秦之变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周秦之间政治“大变局”的表现。 答案: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地方分权体制到中央集权制;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2. (2024甘肃高考)秦朝制定多种律令来保障文书的制作、传递与保存,其中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称为“式”。例如,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就严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说明秦朝(  ) A. 统一了文字度量衡 B. 依靠严刑峻法统治 C. 文书行政的标准化 D. 地方治理日趋完善 【答案】 C 【解析】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秦政权制定“式”作为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严格遵循“式”的要求,这说明了秦朝文书行政的标准化,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统一度量衡方面的史实,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秦朝地方治理日趋完善体现在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排除D项。 【课时作业】 1. 有学者认为,“秦政”并非始于大一统之秦朝,而是始于经过变法后建立了区域式集权国家的战国七雄。战国变法使各诸侯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区域式集权国家治理模式。这一观点重在强调(  ) A. 变法运动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 制度演进具有内在传承性 C. 战国时期尚未实现真正的统一 D. 国家治理呈现多样化特征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使各诸侯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区域式集权国家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为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提供了借鉴,这说明制度演进具有内在传承性,B项正确;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只是在部分诸侯国建立区域式集权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