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050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二年级上学期第八周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84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期,广西,周考试,试卷,历史,考试
  • cover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二年级上学期第八周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尚书·周书》中多次强调“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这反映出西周政治文化中( ) A.神权观被道德观完全取代B.文字使用权仅限于王室C.道德成为政权合法性依据 D.形成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2.宋仁宗时,衡州“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伪造契约强占邻家土地,引起司法纠纷。知州刘沆重审此案,以尹氏未依法知会邻里见证交易为突破,迫使尹氏认罪。尹氏案的发生和审结( ) A.表明法律体系尚不完善B.受到儒家民本观念的影响C.反映出宋代社会的特征 D.推动土地契约制度的完善 3.《大唐开元礼》将“战时征伐”分为亲征与大将出征两种场合,亲征的诸仪式被冠以“皇帝亲征……”或“亲征……”,大将出征的诸仪式被冠以“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命名,在大将出征的告庙、告社等活动中删除了“军权授予”的环节。这一现象凸显出( ) A.军事礼仪的逐渐完善B.皇权对军队唯一控制C.政权与宗教紧密结合 D.法典礼仪的等级严密 4.如图所示为《唐律疏议》关于“大不敬”罪名的立法依据。据此可以判定,唐朝( ) A.推崇以礼代法 B.法律制度严苛 C.礼法深度融合 D.司法体系紊乱 5.明代地方志记载的烈女、节妇数量远超前代,她们或坚守婚约、终身不嫁,或夫亡殉节、守寡一生。如《大明一统志·风俗篇》中提到:“闽中俗重贞节,再适者不容于乡”,而嘉靖时期的《邵武府志》中也记载:“节妇断发绝粒,誓死不二适,乡党敬之”。可见当时( ) A.理学开始成为统治思想B.官方重视地方县志编纂C.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理学渗透到了基层社会 6.对下述史料理解正确的是( ) 时间 人物 史料 西汉 贾谊 “(秦人)借父耰鉏(农具),虑有德色;母取(其子)箕帚,立而谇语。” 西晋 庾峻 “秦时不知德,唯爵是闻。故闾阎以公乘(爵位)侮其乡人,郎中以上爵傲其父兄。” A.因具有鲜明的“非秦”色彩不足采信B.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秦人家庭关系的功利化 C.意在突显汉、晋两朝基层治理的改善D.秦国(朝)抛弃儒家伦理造成道德问题 7.两汉时期,作为祭祀场所的宗族祠堂和显宦名哲祠堂等祠堂风靡社会,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祠堂文化。祠堂可起到维护宗族血缘关系和教化吏民的双重作用,而祠堂文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祭祀制度和社会心理。由此可见,两汉时期的祠堂文化( ) A.根源于普通百姓的文化诉求 B.反映出黄老无为思想的流行 C.凸显儒家伦理道德的法制化 D.受到了社会主流观念的影响 8.据统计,唐律直接引证《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儒家经典注律者达五十余处,引其他儒家经典更超此数。由此可见,唐律( ) A.开启了律令儒家化的先河 B.体现了封建伦理基本精神 C.融合了理学思想的精华 D.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9.司法审判中的错误在清代被归类为“公罪”,即职务上的非故意过失。据《大清会典》记载,乾隆二十年(1755年)议准:“以上承问失入各官,不论已决未决,例应降调者。任内虽有加级纪录,俱不准抵消。”这一规定体现了清代( ) A.强调官员责任不可减免B.灵活实行以功抵过制度C.注意保障司法程序公正 D.区分对待不同性质案件 10.从周代至清代,定期举行乡饮之礼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汉明帝、晋武帝曾亲自主持。《礼记·射义》载:“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