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14224
第8课 子目1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3276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历史
,
社会
,
制度
,
国家
,
必修
,
选择性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 程 目 标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子目一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一,完成表格) 德治(儒家) 法治(法家) 历史渊源 西周礼制和“敬天保民”思想 早期国家存在法律,如《禹刑》《汤刑》《九刑》 春秋产生 孔子儒学思想形成 中国最早成文法———郑国子产“铸刑书” 治国理念 性善论,主张德治 性恶论,主张法治 代表人物 ①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②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①商鞅: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韩非: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现实作用 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带来富国强兵的利益,满足君主专制的愿望 【概念】“敬天保民” 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西周初期的统治思想,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的新认识:在重视“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保民”的重要,统治者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一旦统治者失德,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因此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这从理论上为“武王伐纣,以周代商”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提醒】先秦的德治与法治 德治和法治实质是国家治理方式之争,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汉代以后两大思想逐渐融合,形成“德主刑辅,外儒内法”的治国模式。 【拓展】子产“铸刑书”的意义 ①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是中国法治史上的一大进步。②打击了奴隶主贵族。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推动后世各诸侯国的改革。④为历代封建王朝法制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探究 1. 【导入】战国时期,孟子来到魏国都城大梁,得到梁惠王接见。梁惠王见面的第一句话是:“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却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整场问答中,孟子始终向梁惠王谈论君主应如何行仁政,希望君主有一颗仁义之心,自然能感化民众。当然,孟子并没有说服梁惠王。 指出史料中梁惠王和孟子观点的不同之处。如何认识孟子的观点? 答案:不同:梁惠王着眼于“利”,即通过变革增强魏国实力。孟子着眼于“仁”,即用仁政的方式治理国家。二者体现的是不同的治国思想。认识:孟子强调“仁政”,重视民的作用,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是在战国大变革的时代却难以贯彻落实,因此不被诸侯王认同。 2. 【史料阅读】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 儒家却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 两则史料体现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观点产生的共同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案:不同:儒家重德,以礼治国,人治色彩明显;法家重视军功与才能,主张以法治国,严刑峻法。 时代背景: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宗法制崩溃,世卿世禄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提高,诸侯国经济发展;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士阶层崛起,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广纳人才。 3. 【探究】综合认识德治与法治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三单元 近现代美洲人口的迁徙与文化认同 说课课件(共31张PPT)(2025-11-16)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时作业(教师版+学生版)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2025-11-13)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时作业(教师版+学生版) 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2025-11-13)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时作业(教师版+学生版) 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2025-11-13)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时作业(教师版+学生版) 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2025-11-1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