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245

第9课 子目3 宗教伦理与教化(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6301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社会,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编版
    子目三 宗教伦理与教化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三,完成表格) 时期 中古基督教 近代新教 表现 ①文化:保存古典文化,宣讲教义②教育:开办学校,以宗教为目的,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作用③社会:介入社会生活,节日与基督教有关 ①宗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②社会: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影响 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①适应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诉求②坚持基督教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和思想③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宗教冲突,迫害“异端” 【概念】宗教伦理 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修养体系。集中体现为人自身的精神与肉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诸关系的处理原则。其社会作用主要体现为通过道德的感化而影响信众。 【易错】改革宗教≠否定宗教 欧洲的宗教改革只是否定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但其仍然信仰上帝和《圣经》,并成立了新的教会组织。 核心探究 1. 【学思之窗】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想一想: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案:基督教为封建主阶级提供了现实的统治思想,成为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作用;基督教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基督教教义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宗教依据。 2. 【史料阅读】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的? 答案:史料对新教既有肯定也有批判。充分肯定了新教解放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但是新教的主张束缚了人们的行为,麻醉了人们的思想。 3. 【探究】新教伦理的影响 对于这种入世的新教禁欲主义,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概括: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在打碎禁锢获利冲动的镣铐的过程中,入世禁欲主义不仅使这种冲动合法化,更(就我们所讨论的意义而言)将其视作是上帝的直接意志。(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根据史料,分析新教的宗教伦理对于西欧具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将人们从传统伦理观念中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思想障碍,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3. (2022重庆高考)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该现象揭示出当时(  ) A. 贵族失去宗教特权 B. 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 C. 平民引领宗教改革 D. 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 【答案】 D 【解析】 宗教改革后,新教地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人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故选D项;材料中未提及贵族,排除A项;B项材料中无法得出且不符合材料主旨;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C项“平民引领”说法不妥。 本 课 小 结 【课时作业】 1. 8世纪中叶,查理大帝在不断对外扩张中推行基督教化的政策,强制人们参加具有救赎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