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9051

上海市静安区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90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上海市,月月,答案,试题,语文,静安区
  • cover
上海市静安区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1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3分) (一)(13分) 1. 默写与运用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李白《行路难》) (3)_____,杂然而前陈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4)小朴在视频通话中,借用了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表达对海外姐姐的思念和祝福。 (二)(20分) 阅读下列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①鞫②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③“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桧语塞,改命万俟卨④。飞死狱中,子云斩于市。 (选自《宋史·何铸列传》) 【注释】①铸:即何铸,官居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纠正刑狱等事务。②鞫(jū):审问犯人。③涅:纹身。④万俟卨(mò qí xiè):南宋奸臣,主治岳飞之狱,诬陷岳飞罪,致使其被害。 2. 【甲】文节选自《_____》一文,选文中的“予”指代的是_____(填人名)。 3.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1)桧恶其异己( ) (2)铸引飞至庭(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5. 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塞”表现出秦桧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何铸的话。 B. “改命”的举动呼应上文“桧恶其异己,欲除之”。 C. “改命”这一决定为“飞死狱中”的结局作了铺垫。 D. 这句话表现出秦桧和万俟卨都有意要威逼利诱岳飞。 6. 【乙】文中的岳飞和何铸都具有【甲】文提及的“古仁人之心”。请结合两人的身份和言行分析,他们是如何践行“古仁人之心”的? (1)岳飞:_____ (2)何铸:_____ 二、现代文 (一)(21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夏日恩怨 白秋 ①父亲高高举起的锄头在阳光下划了一个弧形,像一条完美的曲线准确无误地落在两条田垄之间。一天的劳作又开始了。 ②那个夏天,我决意不再复读,一连几天跟着父亲,在地里忙碌着。 ③公式、定义、实验、哲理,全被我抛到脑后去了,脑袋格外轻松。锄地、浇水、施肥、抢收、抢种,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农活,还真令人兴奋,我觉得自己骨子里就是这块料。 ④那是土地承包到户的第三个年头,每逢耕种收割时候,亲戚邻居一起合着干已成惯例。那天我们去秧地瓜,走前母亲嘱咐:“小秋肩膀嫩,别让他挑水啊。”父亲只顾低头收拾农具,跟没听见一样。 ⑤东北坡里,我看着堂姐轻松地挑着两桶水,甩着两条大辫子晃晃去,十分动人,忍不住要过了扁担。满满两桶水也就是六七十斤,对于一米七多的小伙子来说,那算得上什么。稍微调整一下步伐,我就稳稳地走到了地头。看见大家赞许的眼光,我多少有点飘飘然。 ⑥第二担、第三担、第四担…… ⑦渐渐地,扁担从我的左肩换到右肩,再从右肩换到左肩,脸色是越来越难看。每个人的分工好像都不会改变似的,大家也没有跟我交换的意思。汗水渗透衣衫,不知不觉中我偷偷流下委屈的泪,到最后,汗水泪水在脸上纵横交织,已经分不清了。我强咬牙忍着,坚持着。 ⑧水,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