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2152

第五单元 第十课 优化我的休闲模式 教学设计(表格式)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02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209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八年级,2015,北师大,心理健康,初中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全一册 课题 第10课 优化我的休闲模式 教学目标 认知休闲价值:结合教材内容,了解科学休闲的3大作用(缓解压力、发展兴趣、促进社交)及八年级学生常见的3类休闲误区 。 掌握优化方法:熟记“休闲模式诊断三步骤”“多元休闲选择四原则”及“休闲与学习平衡技巧” 。 现状诊断能力:能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当前休闲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 模式优化能力:能根据优化方法,制定个性化的休闲模式改进方案 。 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结合教材案例,剖析科学休闲的价值及不良休闲模式的危害 。 掌握休闲模式诊断方法与优化策略,能制定合理的休闲计划 。 2. 教学难点 突破“认知从‘休闲即放松’到‘休闲促成长’的转化”难点:避免学生仅将休闲视为“玩”,忽视其成长价值。可结合教材“休闲与成长”栏目,分享“通过休闲发展特长”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休闲的多元意义 。 攻克“行动从‘知道方法’到‘坚持执行’的深化”难点:防止学生制定优化方案后因学业繁忙或缺乏动力放弃。通过“休闲打卡圈”活动实现———组建小组,每日打卡休闲活动,互相监督鼓励,增强执行的持续性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休闲里的“成长密码” 师:同学们,翻开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全一册第10课,我们会发现休闲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它藏着成长的密码。每天放学后,有的同学捧着手机刷短视频到深夜,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的同学却能合理安排,既能阅读喜欢的书籍,又能和朋友打球。这两种不同的休闲方式,带来的状态截然不同。心理学研究表明,科学的休闲能让学习效率提升40%,还能帮助我们发展兴趣、缓解压力。今天这节《优化我的休闲模式》课,就让我们一起解锁休闲的正确打开方式,让休闲成为成长的“助推器” 。 学生活动:“休闲方式分享”———学生快速分享“自己周末最常做的休闲活动”(如“打游戏”“画画”“逛街”),教师统计活动类型,引导“不同的休闲活动带来的感受和影响有什么不同呢?” 。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导入主题,用研究数据引发关注,通过学生自身休闲方式分享建立共鸣,自然引出“优化休闲模式”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 (二)新知探究(30分钟):休闲优化的“实践指南” 1. 第一部分:辨休闲—走出认知误区(10分钟) 师: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先明确科学休闲的价值与常见误区:①“科学休闲的三大作用”———减压充电:通过喜欢的活动释放学业压力,让身心得到放松;兴趣发展:在休闲中培养特长,如“通过下棋锻炼思维”“通过摄影提升审美”;社交拓展:参与集体休闲活动,增进与同学、家人的感情;②“八年级学生常见休闲误区”——— 过度沉迷型:长时间玩游戏、刷视频,占用学习与休息时间;盲目跟风型: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自己并不感兴趣;休闲缺失型:认为“休闲浪费时间”,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导致身心疲惫。这些误区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 学生活动:“误区案例分析”———分组阅读教材中的“休闲误区案例”(如“小明沉迷手游,成绩下滑”),讨论“案例中的误区是什么”“会带来哪些危害”,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总结 。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案例解析休闲价值与误区,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清晰认知科学休闲与不良休闲的差异,为后续优化奠定认知基础 。 2. 第二部分:诊现状—我的休闲“体检单”(10分钟) 师:要优化休闲模式,首先要诊断自己的休闲现状,可遵循“三步骤”:①“记录休闲活动”:回忆过去一周的休闲活动,记录“活动类型、时长、感受”(如“周六打游戏2小时,结束后有点空虚”);②“分析优势不足”:找出当前休闲模式的优点(如“有阅读的习惯”)与不足(如“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