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2464

6.1.4 方差的应用 课件(共17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5326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学年,八年级,数学,初中,2024,北师大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6.1.4 方差的应用 1.通过更为丰富的例子,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方差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数据的离散程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应视情况分析方差或离差平方和对于问题的影响。 数据的 离散程度 S 2 = (x1-)2+(x2-)2+…+(xn-)2 s2 = [(x1-)2 + (x2-)2 + …+ (xn-)2] 离差平方和 方差 标准差 s = 问题1:张老师乘公交车上班,从家到学校有 A,B 两条路线可选择,他做了一番试验. 第一周(5个工作日)选择 A 路线,第二周(5个工作日)选择 B 路线,每天两趟,记录所用时间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 (1)从图形看哪条线路平均用时少,哪条路线用时的波动大? (2)分别计算选择 A,B 两条路线所用时间的平均数和方差. 试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A 线路 所用时间 35 52 35 36 54 38 41 34 55 40 B 线路 所用时间 45 49 44 45 47 46 50 48 50 46 (1)A 的平均用时少,波动大. 试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A 线路 所用时间 35 52 35 36 54 38 41 34 55 40 B 线路 所用时间 45 49 44 45 47 46 50 48 50 46 (2) 思考:如果某天上班可用时间只有 40 min,选择走哪条路线,才可能不迟到? 如果某天上班可用时间为 50 min,更适合走哪条路线? 选择 A 路线. 选择 B 路线. 问题2:测试甲、乙两个品牌的手表各 50 只,根据日走时误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请从日走时误差角度分析这两个品牌手表的优劣. (1)你会用哪个统计量去做比较? (1)平均数是首选,因为平均数代表的是平均水平;但由于我们考察的数据是手表日走时误差,所以平均数与 0 越接近,说明误差越小,质量越好. 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品牌的平均数相同,故单从平均数角度已无法判断甲、乙的优劣. (2)计算甲、乙两品牌手表日走时误差的平均数. (3)计算甲、乙两品牌手表日走时误差的方差,判断品牌优劣? 由于 s甲2 < s乙2,所以从日走时误差方差的的角度看,甲品牌优于乙品牌. 思考:(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方差的作用是什么? 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先计算样本数据平均数,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 再利用样本方差来估计总体数据的波动情况。 (2)运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问题3:已知 10 个苹果的直径数据如图所示. (1) 若要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组,使每组苹果的“个头”差不多,该怎么分 (2) 一般情况下,如果想把一组数据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组内的数据差距不大,且组与组之间的数据差别明显,应遵循怎样的分组原则 (1)可以将直径较大的一组分为:81、80、80、78、76;直径较小的一组分为:76、75、75、70、69;理由是使两组数据整体水平相近。 (2)分组原则是先确定最大最小值及差值,再确定合适组距,保证每组数据个数大致相等并按序分组 。 在统计学里,分组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较常用的方法是使“组内离差平方和达到最小”。多组数据的组内离差平方和是指每组数据的离差平方和的和。 1.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他们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 10 次,成绩 (单位:环) 统计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 /环 9.7 m 9.3 9.6 方差 s2 0.25 n 0.28 0.27 若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乙是四人中成绩最好且发挥最稳定的,则 m , n 的值可以是 (  ) B A. m =10, n =0.3 B. m =10, n =0.2 C. m =9, n =0.3 D. m =9, n =0.2 2. 某中学举行“校园好声音”歌手比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 5 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根据这 10 名选手的决赛成绩 (满分为100分),制作了如下统计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