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994

花城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歌曲《南海渔歌》-资源包【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10份打包)

日期:2025-09-1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6731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花城,打包,10份,素材,课件,教学设计
    《南海渔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南海渔歌》的学习,体会使学生感受、理解“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的内涵。 2、通过《南海渔歌》的欣赏,能了解渔歌独特的风格特点。 3、能熟记渔歌“哩哩美调”的衬词部分固定旋律。 教学重点 渔歌的风格特点把握。 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的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渔歌的资料。 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唱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俄国伟大作曲家格林卡说:“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在吸取民间音乐营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根据广东“哩哩美调”创作的歌曲———《南海渔歌》。 三、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南海渔歌》,有没有你熟悉的旋律片断呢?它身上有谁的影子呢?重复演唱《南海渔歌》最后一句。简介歌曲。 我国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有的是对其进行改编,有的是吸取其音调进行加工再创作。《南海渔歌》便是这样。 2、我们再听听看这首歌曲是吸取哪首民歌的养料作创出来的呢?(教师示范演唱《南海渔歌》) 哩哩美调。 3、学生演唱歌曲。 4、教师启发学生分析作品,并做歌曲处理:演唱时要抓住歌曲的艺术形象,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性,保持气息、喉头的平稳。 5、学生完整演唱作品:要求在自然声区内尽量将歌唱技术的控制与运用结合,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四、小结 正如格林卡所说:“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作曲家杨余燕在“哩哩美调”的基础上创作了《南海渔歌》,使其充满了浓郁的广东民歌风味。这对于广东民歌来说,既是传承,又是发扬,值得学习! 课件8张PPT。南海渔歌南海南海渔渡哩哩美调据考证,“哩哩美”渔歌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当时的临高县令谢渥,体恤民众,重视渔业,渔业生产连年丰收,渔村处处回荡着渔姑卖鱼的甜甜的叫卖声。据专家考证,渔姑的叫卖声成了“哩哩美”渔歌的最初旋律,后来,渔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如赶海、织网、婚嫁等,仍以该旋律为音乐主题,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优美动听的“哩哩美”渔歌调。南海渔歌《南海渔歌》是作曲家杨余燕在“哩哩美调”的基础上创作的,表现南海渔民辛勤劳动的场景。歌曲充满了浓郁的广东民歌风味。俄国伟大作曲家格林卡说:“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在吸取民间音乐营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在探究创作歌曲和民歌传承关系方面,《南海渔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小结谢谢!临高渔歌 临高渔歌,是流传于海南省临高县渔民中的一种民歌种类。因其多用衬词“哩哩美”和相关传说,也称“哩哩美”、“哩哩妹”。在中国民歌中非常突出,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渗透着浓郁的新盈港一带的乡土气息,它不仅是海南民间歌谣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最具艺术魅力的首屈一指的渔歌,甚至连一些外国的渔歌艺术也只能望其项背。列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高渔歌哩哩美之所以流传千年长盛不衰,它的艺术感染力之所以像一个神圣的殿堂一样香火不断深受代代临高人追棒,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又表现和服务了人们生活、情感需要,它反映了渔家人独特的生活表达方式和交流愿望。无论在文化产品相对贫乏和缺失的历史年代,还是在高度娱乐化的现代社会,哩哩美仍作为临高渔家人享受生活和交流思想、情感的形式而不被抛弃不被放弃,足见其独特而璀璨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光辉是何等的源远流长且魅力常在。 渔歌 渔歌是民歌的一种,沿海地区以及湖泊港湾渔民所唱。如流行于广东海丰和陆丰的,统称为海陆丰渔歌。分深海、浅海两类。前者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