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材分析 1、以刘三姐的传说为切入点,将同学们带进广西民族音乐的殿堂。以美丽的家乡、美丽的传说、美丽的山歌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热爱家乡之情和学习山歌之趣。 2、《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是根据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而来,是歌舞剧《刘三姐》的插曲。力图让学生充分体验广西的山美、水美、歌美的特色,同时从柔韧中透着刚强的歌声中感受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广西的山歌文化,感受其山歌特点。初步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与山歌的关系,激起同学们热爱民族音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3、通过模拟“对山歌”,体验壮族人民独特的风俗民情,锻炼对生活的观察、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以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为主,感受广西的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启发谈话:(出示桂林山水美景的画面)。同学们,请你们说说刚才看到的景色美不美?你能用几个词语简单描述一下吗?请大家猜一猜,这是哪里的风景呢? 2、师:广西风景美如画,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方美丽的山水,养育了爱唱山歌的人民。这山歌,带我们走进如诗如梦的美丽传说……(多媒体展示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让学生跟着一起唱。) 3、师:壮族人人会唱歌,是因为有刘三姐这位歌仙。人们说:“三姐骑鱼上青天,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自唐代以来,刘三姐的故事就已经在广西各族人民中间流传开来,她被广西少数民族的人民称为歌仙。 4、多媒体展示《刘山姐》影片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刘三姐的故事。 三、教唱歌曲 1、节奏练习。 2、倚音的把握。 3、老师范唱,学生跟唱。(要求吐字清晰有弹性) 四、讨论激趣,学习知识 1、老师提问:刚才讲了刘三姐唱山歌,那到底什么是山歌呢? 2、学生讨论。 3、老师解释:山歌一般是指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中,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编唱的民歌。大多是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山歌的音乐极富地方特色,是民歌中风格性最强的品种。 4、老师提问:大家想一想,我们所熟悉的山歌有哪些?举例:如云南的《小河淌水》,四川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还有南方的客家山歌,苗族的“飞歌”等等。(老师举例演唱)…… 五、体验对歌乐趣 1、老师:对山歌是壮族人民自古以来的习俗,他们随见随唱,随想随唱,以歌代言,出口成歌。下面让我们欣赏一段在少数民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山歌《什么结子高又高》。 2、放《什么结子高又高》的音乐,学生欣赏。 3、师:这首歌词问得巧,答得也妙,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智慧、风趣的性格特点,富有生活情趣。 4、学生学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5、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歌,一方面使他们体验对山歌的情境,另一方面锻炼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音乐的表现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