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4878

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八年级全一册第七单元 濯洗心尘第十四课 驱散嫉妒的阴云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11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心尘,教案,阴云,嫉妒,驱散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全一册 课题 第14课 驱散嫉妒的阴云 教学目标 认知嫉妒情绪: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嫉妒的定义(对他人优势产生的复杂情绪)、3个表现阶段(羡慕—不满—敌视)及对自身与他人的危害 。 掌握转化方法:熟记“嫉妒识别三要点”“积极转化四步法”及“心态调整小技巧” 。 情绪识别能力:能准确判断自身是否处于嫉妒情绪中,分析情绪产生的诱因 。 情绪转化能力:能运用转化方法将嫉妒情绪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改善人际关系 。 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结合教材案例,剖析嫉妒情绪的表现、产生原因及危害 。 掌握嫉妒情绪的识别与积极转化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初步应用 。 2. 教学难点 突破“认知从‘嫉妒是坏事,需压抑’到‘嫉妒是正常情绪,可转化’的转化”难点:避免学生因羞耻感压抑嫉妒情绪。可结合教材“情绪 normalize”栏目,分享“名人也曾有过嫉妒情绪并转化”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嫉妒是普遍存在的,关键在如何应对” 。 攻克“行动从‘知道转化方法’到‘主动践行转化’的深化”难点:防止学生课堂上认可转化策略却在实际中仍被嫉妒主导。通过“成长动力清单”实现———记录每次产生嫉妒情绪的场景、转化过程与自我提升行动,定期复盘,逐步形成积极应对模式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嫉妒的“小秘密”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当看到同桌的作文被当作范文朗读,或者好朋友在运动会上拿到冠军时,你心里除了祝福,有没有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种复杂情绪,可能就是嫉妒。嫉妒就像一片小小的阴云,偶尔出现很正常,但如果任其扩大,就会遮住心里的阳光。今天这节《驱散嫉妒的阴云》课,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嫉妒的面纱,学会把它变成成长的动力 。 学生活动:“匿名情绪卡片”———学生在卡片上匿名写下“自己曾因他人哪方面优势产生过复杂情绪”(如“同学成绩比我好”“朋友人缘比我好”),投入“情绪箱”,教师随机抽取几张朗读(隐去个人信息),引导“这些情绪其实很常见,它们就是嫉妒的萌芽” 。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主题与生活场景切入,通过匿名情绪卡片让学生直面自身嫉妒情绪,减少羞耻感,引发对“如何应对嫉妒”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 (二)新知探究(30分钟):转化嫉妒的“阳光策略” 1. 第一部分:识嫉妒—看清阴云的“模样”(10分钟) 师:结合教材“嫉妒认知”板块,我们先了解嫉妒的本质与危害:①“嫉妒的定义与表现阶段”———定义:当他人拥有自己渴望的优势(如成绩、友谊、能力)时,产生的羡慕、不满、焦虑交织的复杂情绪;表现阶段:羡慕阶段(单纯欣赏他人优势,如“他画画真厉害”);不满阶段(开始产生心理失衡,如“为什么他总能得到老师表扬”);敌视阶段(出现贬低行为,如“他不就是运气好吗”);②“嫉妒的危害”——— 对自身:导致自我否定(“我什么都不如别人”)、情绪内耗(焦虑、烦躁)、影响专注力;对他人:破坏人际关系(疏远、贬低对方)、引发冲突(故意干扰他人);③“嫉妒产生的原因”:自我认知偏差(过度关注自身不足)、比较方式不当(拿自己短处比他人长处)、需求未满足(渴望被关注却未实现) 。 学生活动:“案例分析讨论”———分组阅读教材中的“嫉妒案例”(如“小敏看到小婷当选班长,心里很不舒服,故意在同学面前说小婷的坏话,两人关系越来越差”),讨论“案例中小敏的嫉妒处于哪个阶段”“带来了哪些危害”“产生嫉妒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每组派代表发言 。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案例解析嫉妒的本质、表现与危害,让学生清晰认识嫉妒情绪的发展过程,为后续转化方法学习奠定认知基础 。 2. 第二部分:学方法—驱散阴云的“阳光”(12分钟) 师:根据教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