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溶液 考点01溶解度及其曲线(5年2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溶解度及其曲线 5年2考 选择题 简答题 2022年6分 2021年8分 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溶解度曲线分分析 考点02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5年3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置及计算 5年3考 简答题 选择题 2025年6分 2022年2分 2021年4分 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分析应用、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03常见的酸、碱、盐及其性质(5年3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常见的酸、碱、盐及其性质 5年3考 探究题 2024年9分 2022年8分 2021年8分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通过pH、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常见酸碱盐的用途 考点01溶解度及其曲线 1.(2022·贵州安顺·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将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t3℃时,将2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完全溶解 【答案】D 【详解】A、t1℃时,甲、乙的溶解度沉淀,都是25g,故A正确; B、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丙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 C、t1℃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后,温度升高,但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为20%,故C正确; D、t3℃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含义是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t3℃时,将20g乙加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充分搅拌后不能完全溶解,故D错误。 故选:D。 2.(2022·贵州黔西南州·中考)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t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 (3)P点对应混合物,甲、乙、丙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 【答案】(1)丙<甲<乙 (2)甲=丙 (3)乙 【详解】(1)如图所示,t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点在上的是乙表示乙的溶解度最大,其次是甲,最下面的是丙,表示丙的溶解度最小,因此三者溶解度小到大的顺序是:丙<甲<乙; (2)如图所示,t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则根据t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公式:计算,因此 t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丙; (3)如图所示,P点对应的甲和丙溶解度点都在P点以下,说明此时甲和丙都处于饱和状态,而P点在所对应的乙的溶解度点以下,说明此温度下乙是不饱和状态,故填:乙。 3.室温时,向25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 温室时该固体的溶解度可能是 A.50g B.35g C.30g D.25g 【答案】B 【详解】加入75g水时,25g某固体完全溶解,若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则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若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大于33.3g。加入50g水时,25g某固体未完全溶解,则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小于,因此该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33.3g≤S<50g,因此B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1·贵州黔西南·中考)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 (2)7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单整数比)。 (3)将t1℃时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