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3566

人教版(2024版)八上数学 15.3.2 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课件(共26张PPT)+教案+同步探究学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3280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课件,探究,同步,教案,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九课时《15.3.2 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轴对称”的15.3.2节第2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是“轴对称”知识体系中“特殊图形性质推导”的延伸与深化;从教材结构来看,本节课前承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后为后续学习直角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奠定基础,是连接“特殊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应用”的关键纽带,同时,本节课通过“测量猜想—构造证明—应用拓展”的流程,延续了教材中“从具体到抽象、从操作到推理”的几何学习逻辑,符合八年级学生从直观感知向逻辑推理过渡的认知特点. 学习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几何直观感知和简单推理能力,为探索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奠定基础.但学生在几何证明中构造辅助线的能力较弱,如本节课需通过延长线段构造等边三角形来证明性质,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同时,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发现、证明,得到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能够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教学重点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学习目标教师活动1: 师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探索、发现、证明,得到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能够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学生活动1: 学生齐声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活动意图说明: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环节二:新知导入教师活动2: 问题:1.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说一说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答案: 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3)三线合一;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一共有三条对称轴 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引言: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可以发现并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学生活动2: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复习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为探究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做好准备环节三:新知讲解教师活动3: 探究: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30°,测量∠A所对的直角边BC与斜边AB,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再画几个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你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证明你的结论. 预设:通过测量发现:在Rt△ABC中,如果∠A=30°,那么直角边BC等于斜边AB的一半.即:BC=AB 分析:要证明BC=AB,只要证明2BC=AB.为此可以构造长为2BC的线段,证明它和AB相等即可. 分析:要证明BC=AB,只要证明2BC=AB.为此可以构造长为2BC的线段,证明它和AB相等即可. 证明:如图所示,延长BC到D,使CD=BC,连接AD,则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AB=AD. 又∵∠B=90°-∠BAC=90°-30°=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BD=AB. 又∵BD=2BC, ∴BC= AB. 追问: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 归纳: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符号语言: ∵在 Rt△ABC 中,∠C =90°,∠A=30°,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