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1测量 一、单选题 1.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要使球恰好能过网,而且落在离网的位置上,则球拍击球的高度应为( ) A. B. C. D. 2.如图,是一个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光线经过小孔,物体在幕布前形成倒立的实像(点的对应点分别是).若物体的高为,小孔到物体和实像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则实像的高度为( ) A. B. C. D. 3.如图,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小东用长为3.2米的竹竿作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顶端与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米,与旗杆相距22米,则旗杆的高度为( )米. A.8.8 B.10 C.12 D.14 4.中国古代经典数学著作《孙子算经》有首歌谣:“今有笔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华长几何 ”其大意是: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直立后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尺,同时直立一根一尺五寸的小标杆(如图),它的影长五寸(备注:1丈尺,1尺=10寸),问竹竿长多少 若设竹竿长尺,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5.如图,小明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 ) A. B. C. D. 6.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边DF=50cm,EF=3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m,CD=20m,则树高AB为( ) A.12m B.13.5m C.15m D.16.5m 7.如图,李老师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去测量灯塔的高度,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直角三角纸板中DE=18cm,EF=12cm,测得眼睛D离地面的高度为1.8m,他与灯塔的水平距离CD为114m,则灯塔的高度AB是( ) A.74.2m B.77.8m C.79.6m D.79.8m 8.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在阳光下影长为0.4米的小王身高为1.6米,一棵树的影长为3.2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 A.0.8米 B.6.4米 C.12.8米 D.25.6米 9.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分别以点B、D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在BD两侧作圆弧,交于点E,点F.作直线EF,分别交AB,BC于点G,H,连结DG,DH.设△ADG的面积为,四边形BGDH的面积为.若,则的值为( ) A. B. C. D.1 10.如图,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为15cm,底边上的高线长为22.5cm.现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 cm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 A.第4张 B.第5张 C.第6张 D.第7张 11.如图,n+1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设△B2D1C1面积为S1,△B3D2C2面积为S2,…,△Bn+1DnCn面积为Sn,则Sn等于( ) A. B. C. D. 12.如图,一人站在两等高的路灯之间走动,为人在路灯照射下的影子,为人在路灯照射下的影子.当人从点走向点时两段影子之和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不变 D.先变短后变长再变短 二、填空题 13.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小孔O,物体在幕布前形成倒立的实像(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若物体的高为,小孔O到物体和实像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则实像的高度为 cm. 14.图1是装了红酒的高脚杯示意图(数据如图),喝去一部分红酒后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的长为 . 15.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边DF=50cm,DE=4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m,CD=12m,则树高AB= . 16.两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学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