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3820

第9课 人机编码有差异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日期:2025-11-0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1175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作业,信息技术,下册,四年级,学年,2025-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第9课 人机编码有差异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人机编码有差异 教科书 书 名:四年级信息科技下册教材 -出卷网-:浙江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人使用的编码”、“计算机使用的编码”和“编码中的自主可控”三个部分。重点学习的大概念是“人与计算机使用的编码有不同的意义与特点,自主可控对保障数据编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内容与四上第三单元《身边的编码》、四下第一单元《数字世界》中“字符编码”“图像编码”、“声音编码”等内容密切相关。本课重点是了解人与计算机使用的编码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感悟不同数据编码方式的特点。人和计算机编码方式特点的探索是对四上第三单元《身边的编码》和四下第一单元字符、图像等编码内容的总结与梳理,自主可控技术的认识是对第8课数据保护内容的延伸,引发对数据安全重要性的深层思考,为之后能够正确、负责任组织与呈现数据夯实基础。 本课在“探索”部分设置分析门牌号和快递单的条形码的特点,初步感知两种编码的不同方式。本课“建构”的第一部分中“人使用的编码”,以门牌号为学习范例,呈现并分析车牌、班牌等更多真实的现实场景,强调人的编码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特点;第二部分“计算机使用的编码”,条形码和二维码是常见的计算机编码方式,以它们为范例探索计算机编码的特点;第三部分“编码中的自主可控”,从芯片自主可控事例入手,强调自主可控的技术对数据编码安全的重要性。这三部分内容是在四年级上册对编码的认识基础上,从人的编码方式延伸到计算机编码方式,最后到编码自主可控的应用,强调了编码规则和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性。 二、学习对象分析 学习对象是四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身边的编码》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字世界》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定的编码规则,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编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生活中种类繁多的编码有一定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对生活中如条形码、支付码等信息科技编码有亲身体验及应用,同时四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概括、分析等能力已逐步形成,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能在教师提供的教学支架的帮助下,具有一定提炼关键要素意识,但对人与机器编码的本质理解还不够到位,对自主可控技术只有初步了解。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信息意识:理解人编码和计算机编码的概念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思维:利用表格收集“门牌号”“二维码”等编码相关内容,并分析人机编码的特点及差异。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利用草料二维码生成器对二维码进行解码获取信息。 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对二维码扫描的安全分析和视频真实案例,认识数据编码中的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人机编码方式的差异 教学难点: 理解编码中自主可控技术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探索:感知不同编码的特点 1.思考:观看大屏幕上快递员送货上门和快递单相关信息的图片,思考:门牌号和快递单条形码的编码有什么不同? 2.抛出问题:人和计算机编码各有什么特点? 3.揭示课题《人机编码有差异》 二、建构:分析人与计算机编码特点及差异 活动一:分析人使用的编码特点 1.学生举例生活中其他场景使用的编码,提问:人的编码有什么特点? 2.出示活动步骤: (1)选择1-2个生活场景中使用的编码,分析它们的呈现方式及作用,并在“人编码方式的特点分析表”中记录。 序号生活场景编 码呈现方式作用1门牌号601数字方便别人快速找到23 (2)同桌讨论:根据不同编码的呈现方式、编码规则及作用,分析人编码的特点。按照“我们发现人的编码 ,有 特点”格式汇报讨论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