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9641

1.1.1 正数和负数 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日期:2025-11-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610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科版版,上册,数学,七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1.1.1 正数和负数 正数与负数的定义 正数:大于 0 的数被定义为正数。在小学所学的数(0 除外)前面加上 “+” 号,就构成了正数,比如 “+1”“+3/2”“+1.05” 等,这里的 “+” 并非表示加法运算,而是体现数的性质,“+1” 通常读作 “正 1”。实际上,正数前面的 “+” 号常常可以省略不写,像我们日常写的 1、3/2、1.05 等,本质上都是正数。例如,在描述海拔高度时,如果某地高于海平面 8848 米,就可记作 + 8848 米,一般也直接写成 8848 米 。 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 “-” 号的数就是负数,例如 “-1”“-7/3”“-2.1” 等。“-” 号用于表明数的性质,读作 “负”,并且负数前面的 “-” 号是绝对不能省略的。例如,若某地区低于海平面 155 米,必须记作 - 155 米。 关于 “0”:0 这个特殊的数,既不属于正数的范畴,也不属于负数的范畴,它是正数与负数之间的 “分界线”。在小学阶段,我们常认为 0 表示 “没有”,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其意义更为丰富。比如在温度的表示中,“0℃” 代表冰点时的特定温度,并非意味着没有温度;在海拔高度的概念里,海拔 0 米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上升 5 米与下降 6 米,向东 10km 与向西 8km,盈余 10 万元与亏损 2 万元等。为了清晰地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入正数和负数。通常,我们会规定其中一个量用正数表示,另一个与之相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表示。比如,习惯上我们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像零上 5℃记作 + 5℃(或 5℃);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如零下 5℃记作 - 5℃ 。在表示收入与支出时,一般用正数表示收入,负数表示支出。若本月收入 3000 元,可记为 + 3000 元(或 3000 元),支出 1500 元则记为 - 1500 元 。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需要满足两个要素:其一,它们的意义必须相反,像向东和向西、收入与支出等;其二,它们都得是数量,并且属于同类的量。例如,“高出 10 米” 与 “支出 300 元” 就不能构成相反意义的量,因为一个是高度,一个是金钱支出,并非同类量。 正数和负数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正负数的概念。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负数概念的建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给出正负数的定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 意思是在计算过程中,倘若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需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加以区分。刘徽还首次提出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两算得失相反,要另正负以名之;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斜正为异”。即可以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或者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在我国古代著名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 。用现代的数学语言解释,就是同符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正数。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零加负数等于负数。这种用不同颜色的数表示正负数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在一些财务报表等场景中,仍常用红色表示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 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所以正数都大于负数。例如,5>0, -3<0,5> - 3 。 对于负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去掉负号后,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反而越小。比如,比较 -2 和 -5,去掉负号后 2<5,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