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1519

15.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47114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科版版,上册,数学,八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5.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副标题: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授课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情境引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轴对称图形,知道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坐标变化规律。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那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本节课将深入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情境引入:如图,在公路旁有 A、B 两个村庄,现要在公路上建一个公交站点,使站点到 A、B 两村的距离相等,这个站点应建在何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学习目标: 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会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能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和几何证明题。 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几何推理能力。 幻灯片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与画法 定义讲解: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如图,直线 l 经过线段 AB 的中点 O,且 l⊥AB,则直线 l 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尺规作图步骤: 分别以点 A、B 为圆心,大于 AB 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C、D。 过点 C、D 作直线 CD,直线 CD 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动画演示:通过动画分步展示作图过程,强调 “大于 AB 一半的长为半径” 的原因是确保两弧能相交,使作出的直线经过中点且垂直于线段。 互动提问:让学生尝试用尺规作出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不规范操作。 幻灯片 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探究活动:在直线 l(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 P,连接 PA、PB,测量 PA 和 PB 的长度,比较它们的大小。换另一点 P',重复操作,观察 PA 与 PB、P'A 与 P'B 的关系。 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即如果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 PA = PB。 定理证明: 已知:直线 l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O 是 AB 的中点,l⊥AB,点 P 在 l 上。 求证:PA = PB。 证明:∵l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已知), ∴AO = BO(中点定义),∠POA = ∠POB = 90°(垂直定义)。 在△POA 和△POB 中, AO = BO(已证), ∠POA = ∠POB(已证), PO = PO(公共边), ∴△POA≌△POB(SAS)。 ∴PA = P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图示理解:在图形中标注相关线段和角度,结合证明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性质定理的由来。 幻灯片 5: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应用(一) 例题 1:如图,在△ABC 中,AB = AC = 8cm,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点 D,交 AB 于点 E,连接 BD,若△BCD 的周长为 10cm,求 BC 的长。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点 D 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 AD = BD。△BCD 的周长 = BC + CD + BD = BC + CD + AD = BC + AC,由此可求出 BC 的长。 解答过程:∵DE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已知), ∴AD = B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 ∵△BCD 的周长为 10cm, ∴BC + CD + BD = 10cm。 ∴BC + CD + AD = 10cm,即 BC + AC = 10cm。 ∵AC = 8cm, ∴BC = 10 - 8 = 2cm。 幻灯片 6: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思考问题:反过来,如果一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是否一定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呢? 判定定理: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如果 PA = PB,那么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定理证明: 已知:PA = PB。 求证: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过点 P 作 P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