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5.1.2.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副标题:深入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奥秘 背景图:展示一条线段及其垂直平分线的几何图形,标注出垂直关系和中点,直观呈现核心研究对象。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能准确描述其定义。 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能运用这两个定理解决几何问题。 结合轴对称知识,体会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轴对称的内在联系,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幻灯片 3:复习回顾 轴对称的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直观认识:在轴对称图形中,若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往往是某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思考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具有怎样的特殊性质?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幻灯片 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图形表示:如图,直线 l 经过线段 AB 的中点 O,且 l⊥AB,则直线 l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可表示为 l 垂直平分 AB。 关键词解析:“经过中点” 和 “垂直于线段” 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两个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辨析举例:展示只经过中点但不垂直于线段的直线,以及垂直于线段但不经过中点的直线,说明它们都不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幻灯片 5: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操作任务:如图,直线 l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在 l 上任取一点 P,连接 PA、PB,测量 PA 和 PB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经过测量,PA = PB。 小组讨论:改变点 P 在直线 l 上的位置(如在线段 AB 上方、下方或与 AB 的交点处),重复测量 PA 和 PB 的长度,PA 与 PB 仍然相等吗?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 初步结论: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幻灯片 6: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定理内容: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表示:如图,∵直线 l 垂直平分 AB,点 P 在 l 上,∴PA = PB。 定理证明: 已知:直线 l 垂直平分 AB,垂足为 O,点 P 在 l 上。 求证:PA = PB。 证明:∵l 垂直平分 AB,∴AO = BO,∠POA = ∠POB = 90°。 在△POA 和△POB 中, \(\begin{cases} AO = BO \\ ∠POA = ∠POB \\ PO = PO \end{cases}\) ∴△POA≌△POB(SAS)。∴PA = PB。 图形强调:标注出线段垂直平分线、垂足、点 P 到两端点的距离,明确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幻灯片 7: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应用(一) 例题 1:如图,在△ABC 中,AB = AC = 10cm,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点 D,交 AB 于点 E,△CBD 的周长为 18cm,求 BC 的长。 解题思路: 由 DE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性质定理可得 AD = BD。 △CBD 的周长 = BC + CD + BD = BC + CD + AD = BC + AC。 已知 AC = 10cm,△CBD 的周长为 18cm,所以 BC + 10 = 18,解得 BC = 8cm。 解答过程: ∵DE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AD = BD(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CBD 的周长 = BC + CD + BD,∴△CBD 的周长 = BC + CD + AD = BC + AC。 又∵AC = 10cm,△CBD 的周长为 18cm,∴BC + 10 = 18,∴BC = 8cm。 幻灯片 8: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逆向思考:如果一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是否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呢? 操作验证:已知线段 AB,点 P 满足 PA = PB,用圆规和直尺画出点 P 的位置,观察点 P 是否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推理证明: 已知:如图,PA = PB。 求证: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