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1807

2.5.1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课件(共37张PPT)湘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60652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5.1,PPT,数学,八年级,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2.5.1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2.5.1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副标题:初中数学 [对应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第 2 页:复习回顾与引入 回顾整式方程:像\(2x + 3 = 5\)、\(3x - 2(x - 1) = 4\)这样,分母中不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整式方程。 问题情境:面对方程\(\frac{1}{x} + 2 = 3\)或\(\frac{x}{x - 1} = \frac{2}{x + 1}\),它们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这样的方程该如何求解?与整式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入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学习意义: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能解决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完善方程求解的知识体系。 第 3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包括去分母、求解整式方程、验根等步骤;明确验根的必要性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中,提高运算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思想的作用,培养认真细致的解题习惯。 第 4 页:知识点 1——— 分式方程的概念 概念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关键词解析: 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区别于整式方程(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分式方程是方程的一种特殊形式,仍然满足方程的基本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示例辨析: 分式方程:\(\frac{2}{x} = 5\)(分母含未知数\(x\))、\(\frac{x + 1}{x - 2} = 3\)(分母含未知数\(x\))。 整式方程:\(2x + 5 = 0\)(分母无未知数)、\(\frac{1}{2}x - 3 = 1\)(分母为常数)。 注意事项: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分式方程,关键看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与分子中是否含有未知数无关。 第 5 页:知识点 2——— 分式方程的解法思路 核心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利用整式方程的解法求解。 转化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消除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关键步骤: 第一步:确定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第二步: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第三步:解转化后的整式方程。 第四步:验根,检查求得的解是否使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为零(保证分式有意义)。 示例演示:解方程\(\frac{2}{x} = 5\)。 最简公分母为\(x\)。 两边同乘\(x\)得:\(2 = 5x\)(整式方程)。 解得:\(x = \frac{2}{5}\)。 验根:当\(x = \frac{2}{5}\)时,分母\(x=\frac{2}{5} 0\),所以\(x = \frac{2}{5}\)是原方程的解。 第 6 页:例题 1——— 不含常数项的分式方程解法 例 1:解方程\(\frac{3}{x} = \frac{4}{x + 1}\)。 解析: 步骤 1:确定最简公分母。观察分母为\(x\)和\(x + 1\),最简公分母为\(x(x + 1)\)。 步骤 2: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x(x + 1)\),得\(3(x + 1)=4x\)。 步骤 3:解整式方程。去括号得\(3x + 3 = 4x\),移项得\(3 = 4x - 3x\),解得\(x = 3\)。 步骤 4:验根。将\(x = 3\)代入最简公分母\(x(x + 1)=3 4 = 12 0\),且原方程左边\(\frac{3}{3}=1\),右边\(\frac{4}{3 + 1}=1\),左边 = 右边,所以\(x = 3\)是原方程的解。 结论:原方程的解为\(x = 3\)。 第 7 页:例题 2——— 含常数项的分式方程解法 例 2:解方程\(\frac{x}{x - 2} + 3 = \frac{1}{x - 2}\)。 解析: 步骤 1:确定最简公分母。分母为\(x - 2\),最简公分母为\(x - 2\)。 步骤 2: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x - 2\),得\(x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