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2747

4.6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日期:2025-11-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61804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教学课件,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4.6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副标题: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姓名:[你的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掌握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物体高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 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实际测高问题。(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幻灯片 3:情景引入 展示图片: 高大的树木、建筑物、旗杆等无法直接测量高度的物体。 提出问题: 我们如何在不攀爬树木、不靠近危险建筑物的情况下,测量它们的高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巧妙的方法 ———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幻灯片 4:知识回顾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幻灯片 5: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的原理 基本原理: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构造两个相似三角形,通过测量已知线段的长度,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物体的高度。 原理分析: 阳光下,物体的高度与其影子的长度的比是一个定值。 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高度和它们的影子的长度成比例。 若能构造两个相似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边可以测量,另一个三角形包含被测物体的高度,就可以通过比例关系计算高度。 幻灯片 6:方法一:利用阳光下的影子 测量工具:卷尺、标杆。 测量步骤: 测量出标杆的高度\(h\)。 在同一时刻,测量出标杆的影子长度\(l\)。 测量出被测物体(如旗杆)的影子长度\(L\)。 构造相似三角形: 设被测物体的高度为\(H\)。 标杆和它的影子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被测物体和它的影子组成另一个直角三角形。 因为太阳光线是平行的,所以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两个三角形相似。 计算过程: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frac{h}{l}\) = \(\frac{H}{L}\) 。 解得:\(H\) = \(\frac{hL}{l}\) 。 示例演示:若标杆高度为 1.5m,标杆影子长为 2m,旗杆影子长为 10m,则旗杆高度\(H\) = \(\frac{1.5×10}{2}\) = 7.5m 。 幻灯片 7:练习 1(方法一) 题目:在阳光下,测得一根长为 1m 的竹竿的影长为 0.8m,同时测得一座塔的影长为 24m,求这座塔的高度。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 幻灯片 8:方法二:利用标杆 测量工具:卷尺、标杆。 测量步骤: 在被测物体(如大树)前适当位置竖立一根标杆。 调整观测者的位置,使观测者的眼睛、标杆的顶端和被测物体的顶端在同一条直线上。 测量出观测者的眼睛到地面的高度\(h\)。 测量出观测者到标杆的距离\(a\),标杆到被测物体的距离\(b\)。 测量出标杆的高度\(m\)。 构造相似三角形: 设被测物体的高度为\(H\)。 观测者的眼睛、标杆顶端、标杆底部构成一个小直角三角形;观测者的眼睛、被测物体顶端、被测物体底部构成一个大直角三角形。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公共角(观测者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且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两个三角形相似。 计算过程: 小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m - h\)),另一条直角边为\(a\)。 大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H - h\)),另一条直角边为(\(a + b\))。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frac{m - h}{a}\) = \(\frac{H - h}{a + b}\) 。 解得:\(H\) = \(h\) + \(\frac{(m - h)(a + b)}{a}\) 。 示例演示:观测者眼睛高度 1.6m,观测者到标杆距离 3m,标杆到大树距离 9m,标杆高度 2.6m,则\(H\) = 1.6 + \(\frac{(2.6 - 1.6)(3 + 9)}{3}\) = 1.6 + 4 = 5.6m 。 幻灯片 9:练习 2(方法二) 题目:为测量某建筑物的高度,在建筑物前 30m 处竖立一根高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